《塞寒行》 - 温庭筠
温庭筠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一点黄尘起雁喧, 白龙堆下千蹄马。河源怒触风如刀,翦断朔云天更高。晚出榆关逐征北, 惊沙飞迸冲貂袍。心许凌烟名不灭, 年年锦字伤离别。彩毫一画竟何荣, 空使青楼泣成血。
《苕溪渔隐丛话》曾云:“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 于花间集可见。”除词以外,他也善于作诗,代表作有《商山早行》、《过五丈原》、《过陈琳墓》等。他的边塞诗颇有功力,《塞寒行》是其佳篇。
温庭筠的这首《塞寒行》,带有晚唐的流艳之风,写得词彩焕发, 句溢柔情,比起他关于游宴享乐的闲诗来,还算能够展示一定的社会政治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塞北苦寒,大漠空旷的图画,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驻扎于这里的千军万马。“燕弓弦劲霜封瓦”,是言其“寒”,“朴簌寒雕睇平野”,是点其“塞”, 一起篇就紧扣住“塞寒”的题意。由素有盛名的“燕弓”,把读者的视线引到北方, 只见出征的将士在霜重寒凝的边陲弯弓待战,又见那冰天中的大雕,刷地一声,展翅高飞,俯视着茫茫无边的荒野。“一点黄尘起雁喧”,渲染了战前紧张的气氛,“白龙堆下千蹄马”,推出了声势浩大的阵容,把人们带进了干戈时起的塞外境界。是哪来的马蹄,踏得黄土溅起了尘烟,惊得鸿雁喧啼不已?——哦,原来白龙堆下有一支人数众多的骑兵队伍!诗人将边塞风光揉合在鞍马征尘的军旅生活中来写,这就开拓了诗的意境,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诗中于边疆严寒环境的恶劣上濡墨,烘托了将士们为抗击外侮,慷慨赴敌的精神与气概,似乎能叫人听到兵刃的锵鸣。接下去四句,颂扬英勇的健儿,不畏狂飙卷沙,无惧寒风如刀,奉命驱马驰骋去追击来犯者的豪迈气势。“河源怒触风如刀,翦断朔云天更高”,这里以黄河之水的翻腾怒吼,形象地表现出沙场征战的情状,而烈风象刀一般的尖利,吹散了低垂密布的暮云,拉开了遮盖住万里长空的幔幕,显得天的分外高远。“翦”同“剪”,活写了风猛的动态,又与“刀”的比喻紧相衔连。“朔”,指北方,说明其景象是这一带地域的特征。诗人笔下的这个世界,固然显示了场面的壮伟,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战士一往无前的锐悍。“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进冲貂袍”,你看,军队的声威士气压倒了自然,也压倒了敌人!战士们一个个似离弦之箭,在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寒气逼人的夜晚,纵骑疾走,放缰直奔敌营,哪顾得团团散扬的尘沙,迎面扑进身著的貂皮战袍。“榆关”,即山海关。出关外北征,又在寒夜急急行军,这铁衣远戍的镜头,能给人以鼓舞的力量。最后四句, 刻划了将士怀乡思归的深挚感情。“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流露了一种厌战的情绪,有着“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的凄凉!“凌烟”,指凌烟阁。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将开国功臣长孙无忌、魏征等二十四人,画于凌烟阁。戍客在战场上拚命杀敌,也不是没有求取个人功名的思想,他们向往立功留名,能光耀凌烟,以实现一生所求,这就是“心许”的内涵。但长年征战,烽火不断,归期遥遥,又使他们感到天地悠悠,牢落无偶, 自然地就想起了独守空闺的妻子。“锦字”,即锦书,旧时用以指妻寄夫的家信。他们一年又一年,读着妻子的来信,沉入到离别日久的悲伤之中,因此诗人写他们“伤离”的感情火焰,燃烧得更旺,发出了“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泣成血”的叹息,并以这两句诗煞住通篇,余音袅袅,韵波粼粼。即使立下赫赫战功,自己被彩笔绘进了长安凌烟阁的功臣画廊,到底有什么必要去为此显荣呢!地角天涯把夫妻两人隔开,离愁无限,要是掩骨莽莽平沙,岂非终生饮恨,所以他们想到这些,就产生了淡薄功名的观念。看得出,他们的所思渺远,对孤坐高楼的妻子梦牵魂萦,想象到妻子在那里空无所依,凭窗落泪,恨不得立即归乡,还图什么以功承恩!把久戍不归和思念亲人结合起来,写出他们变化着的内心活动,不仅开掘了诗意的深度,而且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于鄙弃功名、反对苛政的角度,来揭示出主题的深刻性,就使这首诗在揭露战祸的灾难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温庭筠这样的诗作虽不多,但他一改浮华的词风,能写出如此动人的《塞寒行》,应视为难得的篇章。
-
《[南吕]四块玉》 - 关汉卿
[2019-05-12]
-
《[双调]水仙子》 - 讥时》 - 张鸣善
[2019-05-12]
-
《[商调]集贤宾》 - 宫词》 - 曾瑞
[2019-05-12]
-
《[正宫]端正好》 - 上高监司(节录)》 - 刘时中
[2019-05-12]
-
《[正宫]醉太平》 - 无名氏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