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潼关诗词之《入潼关》
《入潼关》
崤函称地险①,襟带壮两京②。
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③。
古木参差影④,寒猿断续声。
冠盖往来合⑤,风尘朝夕惊⑥。
高谈先马度⑦,伪晓预鸡鸣⑧。
弃繻怀远志⑨,封泥负壮情⑩。
别有真人气(11),安知名不名(12)。
[注释]
①崤函: 崤山和函谷,均在潼关东面。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分东、西二崤。《元和郡县图志》说:“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函谷因谷深险如函得名。《雍录》云:“东至崤山,西至潼津(指潼关),通名函谷,实为天险。” 战国时秦国曾在函谷建立关卡,为函谷关。均为古代天险要塞。
②襟带: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衣襟衣带,用来比喻潼关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形势的险要。两京: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③冰河: 冬日结冰的黄河。“霜峰” 和 “冰河”,点名了诗人入潼关的时节是冬季。
④参差(cēn cī): 长短不齐的样子。
⑤冠盖: 帽子和车乘的篷盖。此句描写出入潼关的络绎不绝的人马车辆。
⑥朝夕:早晚。此句说每天从早到晚,官道上都人来人往。
⑦此句歌咏曹操谈论他在潼关打败马超、韩遂之事。《三国志·武帝纪》载,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操在潼关打败了马超、韩遂等关西叛军后,曾对诸将高谈阔论他如何取胜。马:马超。度: 同 “渡”,指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⑧此句吟咏孟尝君门客伪学鸡鸣,蒙惑秦国官吏,夜逃函谷关的故事。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以善养士而闻名天下,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死后谥曰“孟尝君”。孟尝君奉命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拘留,曾依靠门客的帮助逃出秦国。《史记·孟尝君列传》云:“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姓名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⑨弃繻(rú):抛弃繻。繻是古代一种作通行证用的帛。此句咏终军入关弃繻的故事。终军(?-前112),字子云,西汉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少好学,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官至谏议大夫。终军西行,徒步入关时,关吏曾给了终军出关的凭证——繻。终军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汉书·终军传》)遂弃繻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后 “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 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汉书·终军传》)。终军出使越国,被越国丞相吕嘉所杀害,死时年仅20多岁,时人谓之 “终童”。
⑩封泥:古代防止私拆文书,而于捆绳端缄封并加盖印章的泥团。在此用其丸泥之意,比喻少数兵力。此句吟咏东汉王元“丸泥封关”的故事,意思是说,王元请用少数兵力东封函谷关,负有豪情壮志。王元,字惠孟,东汉人,陇西隗嚣的部将。王元曾劝隗嚣说: “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汉书·隗嚣传》)
(11)别: 一本作 “向”。真人: 道教称存养本性得道的人为真人,此处指有才能和志向的人。
(12)安:怎么,哪里。
【题解】
此诗选自 《全唐诗》。入潼关: 由东向西经潼关进入关中。相传李世民曾在潼关屯兵秦王寨、马趵泉等古迹至今犹存
【简析】
这首诗通过叙写作者冬日入潼关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诗歌先从潼关的地理形势和地位写起,接着写入潼关时的所见和所闻,最后又联想到诸多古代名士入关和出关时的所作所为,赞赏他们的奇才和豪志,从而抒发了诗人想干一番事业的英雄气概。在写法上,这首诗把描写现实和咏古相接合,借咏古而抒情,显得质朴浑厚。
今日更新
-
写潼关诗词之《题潼关》
[2019-12-17]
-
写潼关诗词之《题潼关》
[2019-12-17]
-
写潼关诗词之《题入关(二首)》
[2019-12-17]
-
写潼关诗词之《题《出关图》(二首选一)》
[2019-12-17]
-
写潼关诗词之《雨晴复赋一绝》
[2019-12-1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