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科》 - 清·陆继辂

2023-04-09 可可诗词网-哲理寓言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陆继辂

催科沿陋习,县官利赢余。

抚字果心勤,彼民亦乐输。

嗟哉大杖下,日夕闻号呼。

欲识官心肠,但看民肌肤。

这首诗写官吏的横征暴敛,使人民生活困苦。催科,即催促缴纳赋税,县官所以沿守着这一陋习,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牟利。为了获利,县官一一考订名册,反复核实民户,还扬言老百姓乐于缴纳钱粮。而事实上却是大杖之下,日夕闻号呼。县官以威逼杖责叫人缴赋税,那里是群众乐意缴纳呢!在充分写出县官对上、对下,其言其行矛盾的基础上,得出了“欲识官心肠,但看民肌肤”颇富哲理性的诗句。

诗句浅近却警策动人。两句从现象上看,对仗甚工稳,但它绝非简单的形式机制,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容意味。诗的构思是确立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系——“民”。以“民”识“官”,以“肌肤”识“心肠”。这一参照系的确定,使形式有了生命,使内容有了深度。“心肠”是看不见的、无形的;“肌肤”却是看得见的、有形的。欲识无形者,则以有形者作参照。有形者是外在的显性标志,具有可识别性,这样,“肌肤”便成为“心肠”这一内在的隐性存在的识别标志。“官”和“民”、“心肠”和“肌肤”,两两相对,“民”之“肌肤”,或面如童颜,或面有菜色,便标识着“官”之“心肠”,或善良,或歹毒。

事物的体认,总是要寻找到某一参照物或参照系,这一哲学认知方式被诗人独特地运用于社会系统中,遂以有形、外在、显性观照到无形、内在、隐性,从而使诗句所包含的传统现实主义主题精神得到别开生面的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