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春亭》 - 宋·赵抃
[宋]赵抃
滂葩浩艳满亭隈,当席芳樽醉看来。
始信春恩不私物,乱山穷处亦花开。
这首诗由赏花而生感,其感则不仅在花,可涵盖其它,因而有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内蕴。
诗开端即写花的繁茂明艳,“滂葩浩艳满亭隈”。葩,花;艳,也指花。滂、浩,都是形容水的盛大貌,这里用来修饰花的长势。繁花似锦,布满山水弯曲之处。一个“满”字,更从地域上突出了花事之盛。此情此景,为诗人“当席芳樽醉看来”所得。芳樽,既有酒香,也有花香。因花而有酒兴,借酒兴而助赏花之兴。诗人不停留于花美景佳的一般感受,而是诱发出另一番感触:“始信春恩不私物,乱山穷处亦花开。”春风浩荡,广被大地,不对某方面偏私。唐代罗邺《赏春》诗:“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地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春风无私,不管是“闲门”还是“要地”,都同时使春草滋长。赵抃取意与罗邺相似,但更为突出了“乱山穷处亦花开”。
“乱山穷处”荒辟冷落,同样出现花团锦簇的盛景,说明处于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地卑位低未必不能出现如画的景色。这就启示人们,卑者未必笨,下者未必愚,贱者未必蠢,同样能够施展才智,显示本领。尤其那些勇于实践、善于思索的人,比那班身居高位,饱食终日之徒更加聪明能干。
这首诗结构十分严谨。首句的“滂葩浩艳”为“醉”伏笔,与“花开”呼应。“亭”切紧诗题,为“当席”创设条件。“隈”为“乱山穷处”立根,“醉看”与“赏”字相应。由“看”而生“感”,“始信”句迸发自然。“春恩不私物”理性语为读者进入哲理联想作了导向。全诗血脉贯通,潜气内旋,浑成一体,使人得到哲理的教益,但不觉有哲理的说教,这也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