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 清·吴嘉纪
[清]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熬烈火旁。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纪生逢明亡,眷念故国。他终身读书、作诗,参加一些劳动,不交结权势人物,过着布衣生活。诗人同情劳动人民,憎恨封建统治阶级,诗中多危苦严冷之词。
这首《绝句》反映了海滨盐民劳动的艰苦。六月盛夏,年老的煮盐工,蹲在低矮的草房里烧烈火煎盐,奇热无比,只得走到门前的烈日之下,稍息片刻。这就是所谓的乘凉。
炎日里炙热难耐,但比起矮房里的烈炎烘烫竟感到凉爽,可见老盐工汗雨淋漓已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偷闲”,又可想象到添柴烧火、铲盐装盐等劳作的极其紧张。
食盐,是生命之必需;煮盐,是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头灶户”,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了盐场主的雇工。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与剥削下过着悲惨的生活。诗人刻划老盐工的形象,无疑是为了向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出愤怒的控拆。
老盐工在矮屋内、烈火旁煎盐,阔贵们却在华堂里、庭院中享乐。老盐工能走出烈火旁到了烈日下就感到有“偷闲一刻”的凉爽,那富人们即使到林荫下也会觉得热得难受。这正如《水浒》中白胜所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老盐工的劳苦和富贵者的逸乐,不仅是鲜明的对照,而且有内在的联系。诗人虽只写了受剥削、受压迫的一个侧面,人们却能由此推想到另一个相反的侧面。两个侧面构成了阶级对立的图画。
这首诗的哲理性在于阐明了万事万物,总是从对比中让人们看出问题的本质。为了求得生存,老盐工顶着烈火、冒着酷热去煎盐,说明其生命力的顽强。这种顽强正是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表现。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