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诗五首(其五)》 - 唐·白居易

2019-05-11 可可诗词网-哲理寓言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白居易

孰谓虫至微?虫蠹已无期。

孰谓树至大?花叶有衰时。

白居易的“寓意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之后。当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时,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举贤任能、惩恶赏善,抓紧时机迅速改革。但不久,王、韦被贬,改革流产。白居易为此写《寓意》诗等表示惋惜。

“孰谓虫至微?虫蠹已无期。”谁说蠹虫至为微小,要知道虫已蠹了无数的日子了。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积微成著,小害不除,必成大患。

“孰谓树至大?花叶有衰时。”谁说大树至为巨大,再大的树,它的花和叶子也有衰落的时候。如果让蠹虫无限期地蠹下去,千年大树也会叶枯干朽。

联系诗人写诗的背景,显然这蠹虫是指危害唐王朝利益的权奸佞臣以及一切腐政败吏,而“大树”则是隐喻大唐江山。作者的本意是警告统治者,腐政败吏已如蠹虫长期侵蚀唐王朝,如再不革除弊政,清治腐败,必威胁大唐政权,千里江山将毁于一旦。

诗人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以“至微”之虫与“至大”之树,构成鲜明对照,醒豁而发人深省。它揭示了“至微”与“至大”的对立转化关系。“至微”不可轻,小虫会铸成大害;“至大”不可恃,如长期放松警惕,必毁于“至微”之物。“至微”之虫的危险正在于它的“至微”而不易被发觉、不易被重视而更易造成危害。“至大”之物的危险也由于它的“至大”而容易使人盲目自满自傲而放松了应有的戒备而在不知不觉中败亡。所以这首诗是对阻止革新的统治者的当头棒喝。

今天我们读这首诗还可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借鉴。每个人身上的缺点、错误和一切有害的思想品德,犹如侵袭我们的蠹虫,必须及时清除改正、防微杜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错不改会铸成大错,贻误终身。同时,对自身长处、优点、成绩,亦要反骄破满。盛极必衰,骄兵必败,自恃长处而看不到它的反面,盲目自大,亦终究会跌大跤。

全诗比喻形象生动,语言通俗平易而说理深刻透彻,寓意丰富,可悟到多层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