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试上张水部》 - 唐·朱庆余
[唐]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又题为《闺意——献张水部》。张水部即水部郎中的张籍。就诗本体而论,确是一首语妙意佳的闺意诗。
诗写新婚夫妇拜见父母前,新娘惴然不安的心情。“洞房昨夜停红烛”,“洞房”已提示了是新婚,“昨夜”,说明写的是“今晨”。“停红烛”是安置红烛。由此可见红烛高烧,通宵煌然,到晓未熄。新娘最耽心的却是次日见公婆不知能否获得欢心。因此她天不亮就起身了,所以称“待晓”。她考虑给公婆的第一印象自然是自己的容貌、举止、礼仪等。容貌本天成,装饰在人为。要能取悦于人,则修饰的浓淡、雅俗、庄媚等,都取决于客体的审美观与鉴赏水平。新娘在红烛光照下着意打扮,她知道不能凭主观的好恶或已往的习惯,甚至社会上流行的样式去做,一定要投合公婆的眼光才算上乘。最了解公婆的观点和心理的,莫过于他们的儿子了,于是“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仅取“画眉”一端,概及衣饰及脂粉等方面;这里的“入时”主要在于公婆的审美观。她的“低头”,羞涩之情立现;她的“低声”,不安之心难掩。这首诗把新娘的心理确是刻画得微及毫巅,且维妙维肖。
朱庆余写这首诗给张籍,是因了“近试”,不知主考官的好恶如何,以此作为试探。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张籍得到这首诗,写了《酬朱庆余》为答:“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采用同样的表达方式肯定了朱庆余作品的价值。《全唐诗话》说:“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余新旧篇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余作《闺意》一篇以献。籍酬之云云。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
从上述可见,诗的本体意为闺意,比喻义为文意,同时也产生出引申义,即给人以“入境问俗”——了解环境才能适应环境,了解对象才能投合对方的哲理启示。唐代王建的《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从哲理性角度看,和朱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