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节选)》 - 宋·苏轼
[宋]苏轼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熙宁七年(1074),苏轼离开杭州,改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第二年,苏轼作此诗寄给与他同科应试考取进士、时提点两浙刑狱置司杭州的晁美叔。此诗前半描写西湖景色及过去畅游的情景,中间抒发诗人的悒悒情怀,后段漫议达官贵人不识山水之乐。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诗人对游西湖、赏美景而引起议论:湖光山色、花鸟虫鱼、亭台楼榭、山径石阶……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表面的景物,人人有目共睹,愚者贤者各得其所,各尽其趣。
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此。接着,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的确,湖水的浅深,不是凭着眼力便可判断准确的。如果你只坐船浮于水面,纵使你是贤者,你也无法知道孰浅孰深(不指现代科学考察)。而相反,只有身临湖中的人,即使是愚者,也能探得出湖水的深浅。但是,并非所有下水的人都能对深浅得出统一的结果,位置不同,方法有别,也会因人而异,只能“随所得”而已。何况,湖水浩渺,碧波万顷,谁又能知道全部的深浅呢?
这样,它就给人们带来一个深刻的认识:即看任何事物,都不能只图表面,而应该知晓它的内部“浅深”,并且还要掌握全局。若能如此,愚者不愚也:反之,贤者亦不贤也。愚贤之别,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以证明。用今天的话说,即是一切真知来自亲身实践,一切结论来自多方调查。
苏轼的那种“谁能识其全”的朴素的唯物辩证观点,并非偶然的。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他的《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进一步说明:“即使身在山中,如果不从“远”、“近”、“高”、“低”、“横”、“侧”各个方面去看庐山,就会把它看成一排“岭”,或者看成一座“峰”,而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这个观点对后人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它告诉人们,看待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忌以一概全。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