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春》 - 唐·罗邺

2024-09-13 可可诗词网-哲理寓言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之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罗邺的这首《赏春》,在漫不经意间,感物起兴,表现了世态炎凉,别具匠心。

诗一开篇就把人们带进了漫天碧意的绿色世界:“芳草和烟暖更青。”小草的生命力最强,是春的信使,它“微香暗惹游人步”(罗邺《芳草》),令多少游客流连驻足,更不必说在春回地润、风柔日暖的阳春。阳光照在萋萋芳草上,泛起一阵阵淡淡的烟霭,烟笼芳草,映衬之下草更显得青翠可人,别具风采。然而仅以色香状青草,就流于一般了,因此诗人的慧心又使他笔下生花,“闲门要路一时生”句,将春草离离,随处衍生的情境托出。“要路”,比喻显要的地位,《古诗十九首》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这儿指王公显贵所居之处。和“要路”相对,“闲门”当指一般百姓所住之地。诗人摄取了“闲门”和“要路”这两个特写镜头,一是“门前冷落鞍马稀”的小户人家,一是金鞍玉盖络绎不绝的高门大户。两处一冷清一热闹,一贫一富,权势上的差异更大,然而在暖气催发下,茸茸小草“一时生”却是共同的。这里“一时生”与上句“暖更青”互为贯气,拓宽绿色的画境,这样绿意更深,春意更浓。

本来春天柳丝袅袅,莺啼燕舞,姹紫嫣红,绚丽多姿,可诗人赏春却独垂青于小草,让它成为春之舞台的主角,是大有深意的。

此诗又题作《春游忧然有怀赋》,前两句写春游所赏之景,后两句即景生情,抒写怀抱:“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诗人将春风人格化,由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度春风一度青的自然现象归结到是春风不势利的结果。“唯有”二字指明“不世情”仅局限于自然界中,因为青草不仅生在“要路”,而且长在“闲门”。而人间呢?就不言而喻了。点检察看人间世事,百态俱有:战国时苏秦说秦王不成而返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被赵王拜为相,名闻天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设饮,郊近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自跪而谢。……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天伦伉俪之情尚且如此,何况泛舟人海,内涛迭出?据《全唐诗》记载:“罗邺,余杭人,累举进士不第。光化(唐昭宗年号)中,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可以说他是命途多蹇,在《落第东归》中他叹道“人间多少事堪愁”。这种愁,很有几分是世间的冷嘲热讽和白眼相视造成的。当赏春之际,见拂拂春风绿了天涯芳草,与人世观照,不觉“忧然有怀”,觉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唯有春风不世情”了。

当然,这种感触,是诗人科场失意的牢骚,但也是他因命运蹇劣而对世上行路难的深刻认识,使人足见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