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谗诗》 - 宋·无名氏
[宋]无名氏
谗言谨莫听,听之祸殃结。
君听臣当诛,父听子当决,
夫妻听之离,兄弟听之别,
朋友听之疏,骨肉听之绝。
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这首犹如民谣的警世诗,见于南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系作者采集民间熟语而成。诗的意旨在于告诫人莫听谗言。如果谗言生效,那么怎会“有能必有用,有德必见收”呢?
谗言,就是说别人的坏话。社会生活中,有些奸佞小人、狭邪之徒,往往为私欲所驱而诋毁他人,或散布流言蜚语,或造谣中伤,或挑拨离间,以种种子虚乌有的“事实”攻击他人,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古往今来,多少德高才富之士,中了小人进谗的“暗箭”,蒙冤受屈,有的甚至殒命丧生。因而有的人虽敢作敢为,却忧谗畏讥,心怀惴惴。无名氏的这首《听谗诗》从“谗言谨莫听”的角度告诫人,“莫听”则小人进谗无门,也就可杜绝谗言了。要灭谗,一方面在不听信谗言,谗言没有市场了,自然可以遏制小人的进谗;另一方面还在于不进谗言,不产生谗言了,自然就从根本上消除谗言了。这首诗属劝君子莫听小人言,而不是刺小人不干小人事。这也是因为在封建社会中,要改造小人是困难的,消灭坏事是不可能的,作者才从“莫听”的角度来说的缘故。
全诗分三大部分。第一、二句为总起,戒人“莫听”谗言,原因是“听之祸殃结”。开门见山,因果分明,由于出语爽截,颇有振聋发瞆之效。接着六句为第二部分,具体叙写“祸殃结”。从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骨肉等人于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方面讲其后果。“诛、决、离、别、疏、绝”的结果,切合各种关系中恶果状况,可见谗言危害之大。最后四句总结全诗。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因为“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把进谗之舌比作可杀人的龙泉宝剑,而这种杀人是不见流血的。三寸长舌者,喜欢饶舌,有时确是舌仅三寸,重有千斤。有的人不为泰山似的重压屈服,却被谗言击倒。诗起始时直言“莫听”,结束时又呼应“莫听”,并将“祸殃”予以总括,给人以更深的印象。
这首诗叫人莫听谗言,而进谗言的人却往往是以伪装出现的,并不打出谗言的标记,反而是甜言蜜语、冠冕堂皇,且投合听话人的心理,很容易叫人受骗上当。因此,我们听言时,要善于鉴别,学会兼听,择善言而听之,辨谗言而斥之。尤其要警惕那种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家伙玩弄权术。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