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题三首(其一)》 - 宋·朱熹
[宋]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人们置身于繁丽纷杂的世界,往往只看到日月星辰,高山流水,典章礼仪,世态风情,而看不清掩藏在这现象背后的本质。诗人面对门外数青峰,透过缭绕的山间云雾,却悟到了万物内在的道理。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门外青山云雾弥漫,朦朦胧胧,在阳光下变幻着缤纷的色彩,呈现着迥异的风姿。“青”、“翠”、“紫”三种鲜亮的色彩接连不断地扑入人的眼帘,且成“堆”成簇,重叠交错,强烈地刺激着人的心眼,使人觉得眼花缭乱。这犹如一幅现实世界的画,诗人先在这上面着上了鲜丽、驳杂的色彩,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它是多么纷繁杂乱,要看清现象后面的本质又是多么不容易。兀立在画面中央的是巍峨的高山,它变化不息,象整日投入诗人视野的诸多现象一样,阻挡着人们寻求事物本质的视线。
“只见云断成飞雨”,诗人进一步写山上云雾的变化。山峰上时而“腾云似涌烟”,时而“密雨如散丝”(晋·张协),诗人在此以“云”和“雨”不可捉摸的变化又给这画面渲染一份朦胧和迷离。诗人从容两笔描绘,青山翠紫,云断成雨,传神地勾勒了山峰的形和神。实则诗人也描绘了现象的纷纭杂乱,变化无常,为由前面的状景而转入下文的说理奠定基色。诗人这样的笔触,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云雾缭绕山间,飘忽无踪,在阳光下姿色缤纷,又能成雨化雪。若王维见此则说“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诗人来鹄则赋予云特殊的意义:“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诗人却别出新裁地发出这样深切的感慨:“不道云从底处来。”人们每天只见云变化莫测,只看到它变化的表象,谁还想一想它从哪里来?它为什么变化不息呢?人们哟,只见星横斗转,日落月出,只见诸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纷纭世事,而不去参破那变化后面的本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都是如那门外青山,山间云雾一样瞬息万变、扑朔迷离的现象,人们常常为这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清事物的本质。“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只有层层拨开遮盖着事物本质的面纱,摆脱表面现象的种种束缚,才能真正识得“庐山真面目”、真正认识事物。诗人面对门外青山忽发妙悟,想让那充满智慧的哲理之光拨亮人们为现象所蒙蔽着的眼睛。
东坡云“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诗人借物喻理,先是着五彩之笔渲染一幅青山翠紫、云断成雨的画面,接着诗人的目光超越了画面现象,而追溯其本质,要知“云从底处来”。诗人乃见物悟理,而非为理而写物。在形象中说理,旨在言外,故蕴味深长,令人揣摩玩味不已。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唐·杜甫
[2019-05-11]
-
《乌生》 - 汉· 《乐府》
[2019-05-11]
-
《九月八日》 - 唐·司空图
[2019-05-11]
-
《乞食》 - 晋陶渊明
[2019-05-11]
-
《书能误人》 - 明·李贽
[201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