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 - 清·洪秀全

2019-05-11 可可诗词网-哲理寓言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清]洪秀全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太平天国革命的领袖,也是“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他于道光二十二年(1843)创立拜上帝会,道光三十年(1851)一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在革命斗争中,洪秀全非常重视利用诗文进行革命宣传。现存十余首诗,绝大多数是直接宣传革命的,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其中抒发革命壮志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语句豪迈,气势磅礴。此诗即是一例。

道光二十二年(1843),洪秀全又怀着希望第四次去广州应试。可是,那种以门第纳士的科举制度,岂能容许出身寒微的洪秀全金榜有名?结果仍旧落第,失败而归。在归舟中,愤然吟下了这首诗。据说,他回家后,怒气未消,把书籍掷于地,愤愤地说:“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让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从此他毅然抛弃了科举仕途的幻想,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一步步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可以说这首诗是他踏入革命征途的宣言书。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这是写龙隐居深渊。龙,乃是古代传统中的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诗人以此引入抒情性的叙述。《易经》云:“潜龙勿用”。龙潜藏深渊,自赏幽姿。因而谢灵运有诗云:“潜虬媚幽姿”(《登池上楼》)。洪秀全笔下的龙,虽也“潜海角”、“跃在渊”,但和“媚幽姿”的龙有本质的不同。谢灵运以此象征自己的退隐,洪秀全却视其为尚未掌握政权的农民革命英雄豪杰的象征。它只是“恐惊天”而才“暂且偷闲跃在渊”的,并非深藏不露。“恐惊天”并非是恐惧害怕的心理。他在《述志诗》中说:“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这不正是对“恐惊天”的绝好注释吗?只是感到“云路小”,时机未到,条件不成熟。“暂且”二字正说明它最终还是要“惊天”的。“偷闲”只是用来掩饰“惊天”。“潜海角”、“跃在渊”正揭示了它于大风大浪中养精蓄锐,以待时机。此二句看似舒缓,实乃深沉。于舒缓之中蓄势,“偷闲”中孕育着更大的“飞腾”,为三、四两句积蓄了更加奔放的气势,它犹如一个闸门,把奔泻的水流拦住,是为了激起更高的水柱。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这两句是写潜龙的雄图大志。也是上两句的必然。龙“潜海角”、“跃在渊”,就是为了“飞腾六合”,“偷闲”是在“等待风云”。风云,用来隐喻农民革命风暴的兴起。孟子云:“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离开了风云,便不能发挥其威力。“等待”二字表明“风云”对龙的极为重要。“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述志诗》)。潜龙乘风驾云,腾空而飞,主宰乾坤。这正是诗人的宏伟抱负。他要呼风唤雨,掀起革命的滔天巨浪,埋葬清王朝,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实现“四海为家共太和”的理想世界。一个“腾”字用得妙,不仅传神地表现了农民革命领袖反封建的战斗情怀,而且又穷形尽相地描摹出飞龙由“渊”而直上九天的雄奇景象,而这一“渊”一“天”,又构成高远寥阔的境界。“定乾坤”三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气势。然诗人没有让“定乾坤”三字立即说出,而于“恐惊天”、跃在渊”、“等待风云”、“飞腾”积蓄、牢笼住更多的气势和力量之后才跃出,真乃气势磅礴,力大无穷,情倾如泻。

综观全诗,句句写龙,实乃句句写人。诗人以龙自喻,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