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感兴》 - 宋·王禹偁

2024-10-31 可可诗词网-壮志豪情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这首《点绛唇》是王禹偁唯一传世的词作。

《宋史》本传说:“禹偁词学敏瞻,遇事能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他对朝政能直言谏诤,故三遭贬谪,但仍宗正不阿。就内容而言,此词当作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5)二次被贬,“二年为吏住江滨”(《再泛吴江》)期间。

上阙写凭栏所见。作者先以带有强烈主观感受的“雨恨云愁”开篇。雨云本是无情物,缘何“恨”“愁”?这是以物状人,写出氛围、色调和人物心情。江南多雨,常引起心境不佳的人的愁闷,对于集迁客、骚人于一身的凭栏人来说,郁抑悲苦,更深一层。“江南依旧称佳丽”,从南朝诗人谢眺《入朝曲》诗中的“江南佳丽地”一句化用而来。“依旧”二字,暗寓今昔之感,无奈之情。作者在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曾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与当时吴县县宰罗处约“日相与赋诗,人多传颂”。十二年后,吴江再泛,旧地重游,景物依旧而壮志未酬,能不感慨万端?起首二句,景中含情,凝聚着作者惆怅、苦闷、孤独的复杂情怀。三、四两句则移情于景。“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描绘出富有江南水乡特征的景物。傍水渔村,人家稀少,迷濛雨雾中,一缕炊烟,袅袅升空。“孤”“细”二字,既是景的写实,也是情的映现,正所谓“有我之境,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寂寞冷落、疏淡旷远的物境与凄清伤感、愁绪缕缕的心境契合交融,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情怀的作用。

“天际征鸿,遥望行如缀。”紧承上阙,显示空间变化。凭栏人视点随孤烟上升,渐高渐远,遥看天边,但见鸿雁排列,连缀成行。这两句,既显物之“形”,也显人之“神”。着一“征”字,写出鸿雁腾身云天,振翅奋飞之态,反衬人物宦途失意,身不由己的愁苦忧怨;着一“缀”字,则使横空相连的雁群与凭栏独倚的迁客形成鲜明对照;“遥认”二字,在点明雁飞之高之远的同时,也勾勒出人物的专注神态,为下面的触情抒感蓄势。

雁行已远,凝神注视,月送雁去。作者悲从心出,联想起平生的抱负志向,心潮起伏。词的后三句以反诘自问的语气抒发其屡受挫折、宏图难展的寂寞苦闷之情。“谁会凭栏意”乃全词之骨,既点明“感兴”题旨,又寄慨遥深,神余言外,给人以沉郁凄凉之感。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词句,也表现出怀才不遇的悲伤孤独。辛词直抒胸臆,愤慨激烈,而王词委婉曲折,怨而不怒。但王词或为辛词所本,亦未可知。

王禹偁反对北宋初年承袭晚唐五代的浮华文风,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其作品多清新自然,于平易浅直中见深切。这种风格亦体现在开创北宋词坛新风的这首《点绛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