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1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一片清机。起言自见经行履迹,则一路无人踪也。三、四写南溪隐居而道人之风标在望,五、六抱首句,结处拈花微喻不沾身说法尤超。
【校记】
1.南溪常山,《全唐诗》一作“常山南溪”。
【注释】
[常山]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衢州”:“常山县,上,东至州八十里。本太末县地,隋初置定阳县,隋末废。咸亨三年,于今县东四十里置常山县,因县南有常山为名。广德二年本道使薛兼训奏,移置于旧县西四十里,即今县是也。”李翱《来南录》(《全唐文》卷六三八):“至富春,(二月)丙申七里滩至睦州,庚子上杨盈川亭;辛丑至衢州……(四月)丙戌去衢州,戊子自常山上岭至玉山,庚寅至信州,甲午望群君阳山,怪峰直耸似华山;丙申上于(干)越亭,己亥直渡担石湖,辛丑至洪州,遇岭南使游徐孺亭,看荷花。”刘长卿自江左贬赴洪州,取道当与此相同,故得行经常山。道人,得道之人,即谓僧人。诗当作于贬谪途中。
[经行] 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法显《佛国记》:“佛在世时,有翦发爪作塔,及过去三佛并释迦文佛坐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象处,尽有塔。”《法华经·序品》:“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释氏要览》:“经行慈思。”《解》曰:“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如布之经,故曰经行。”
[忘言] 意谓心领神会。《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此句化用陶渊明《饮酒》之“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评论】
《唐诗镜》卷二九:幽色满抱。
《唐诗解》:观苔间履痕,而知经行者稀。观停云幽草,而知所居之僻。过雨看松,新而且洁。随山寻源,趣不外求。惟其深悟禅意,故对花而忘言也。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笺注》卷八:“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经行者稀,故路径生苔而见履痕迹,此初入山来寻也。“白云依静渚,青草闭闲门”,渐见所居之处,云水相依,草木郁茂,而道士之门常关,何其境之幽也。“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此写南溪景。雨后之松,翠色可爱,有源之水,必有一山。此即坡公诗云:“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中自有禅意。“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山溪景色如此,相对可悟禅理。得意之处,可以忘言。又如陶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静境也。○前解,是寻道士至南溪;后解从南溪写道士。隐居与道言禅,唐人不拘也。
《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一:结意言其道士能通禅理也。
《唐诗合选详解》卷六:言一路行来,于莓苔间见道士履迹,而道士则开门于云停草幽之中矣。想其过雨看松,新而且洁。随山寻源,趣不外来,惟其深悟禅意,故对花而忘言也。唐仲言曰:襄阳以谈言许僧,文房以禅意称道。唐人固不自拘。藉令后人,放之吴子辈,便当磨舌相待矣。
《诗境浅说》甲编:诗为寻道士而作,开首即说到“寻”字,山径苔痕,遍留屐齿,非定是道士之屐痕,已将“寻”字写足。三句言溪间无人,白云凝然,若为之依留不去,见渚之静也。四句言岩扉长闭,碧草当门,有“绿满窗前草不除”之意。五、六句言其所居在水源尽处,随山曲折而前,松阴雨后,苍翠欲滴,此时已至道观矣。七句花与禅本不相涉,而连合言之,便有妙悟。收句意谓朋友存临,但须会意,溪花相对,莫逆于心,宁在辞费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