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郑山人所居
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1。落花芳草无寻处,万壑千峰独闭门(只写景而山人身份自出)。
【校记】
1.此二句,《中兴间气集》、《全唐诗》一作“白首深藏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原”。
【注释】
[郑山人] 山人,指仙家、道士之流。庾信《道士步虚词》其五:“移黎付苑吏,种杏乞山人。”倪璠注引《述异记》:“杏园在南海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郑山人,不详。刘长卿又有《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浔阳数亩宅,归卧掩柴关。谷口何人待,门前秋草闲。忘机卖药罢,无语杖藜还。旧笋成寒竹,空斋向暮山。水流经舍下,云去到人间。桂花树应发,因行寄一攀。”《文苑英华》卷二三一题作“送郑山人还庐山别业”,当系一人。
[杏园] 葛洪《神仙传·董奉》:“后还豫章庐山下居……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后遂以“杏园”“种杏”咏道术之士或隐士。
[桃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有桃源洞,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刘义庆《幽冥录》谓:剡县人刘晨、阮肇至天台山采药,“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误入桃源洞遇二仙女,被邀至家半,后返乡时,子孙已过七代。故溪,旧识之路。此处以“桃源”形容郑山人隐居处之幽僻绝俗。
【评论】
《升庵诗话·绝句四句皆对》: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唐绝万首,惟韦苏州“踏阁攀林恨不同”及刘长卿“寂寂孤莺啼杏园”二首绝妙,盖字句虽对,而意则一贯也。
《唐风定》卷二二:山人声价高矣。
《唐诗解》:上闻寻访而见景之幽,下联到门而见居之僻,山深而犹闭门,其好静可知。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笺注》卷六:“寂寂孤莺啼杏园”,山深径僻,不但人稀,即鸟声亦少,孤莺寂寂,境之幽也。“寥寥一犬吠桃源”,似有犬吠云中,仙家之景象,亦言其幽也。“落花芳草无寻处”,渐进而花林深处,草径成蹊,欲寻山人之门,而尚不知何处。“万壑千峰独闭门”,已见其门,当万壑争流,千岩竞秀之际,而闭门修静,独山人所居为然,真成得个山人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