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丹阳刘太真
长干道上落花朝,羡尔当年赏事饶。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1。春衣晚入青杨巷,细马初过皂荚桥。相访不辞千里远,西风好借木兰桡。
【校记】
1.鸭,《瀛奎律髓》卷四六:疑作“雉”。
【注释】
[丹阳]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润州”:“丹阳县,本旧云阳县地,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曲阿。武德五年,曾于县置简州,八年废。天宝元年,改为丹阳县。” 刘太真,《旧唐书》卷一三七《刘太真传》:“刘太真,宣州人,涉学,善属文,少师事词人萧颕士。天宝末举进士,大历中为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掌书记,征拜起居郎,累历台阁。自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二侍郎。性怯懦诡随,及转礼部侍郎,掌贡举,宰执姻族、方镇子弟先收擢之。又常叙少游勋绩,拟之桓、文,大招物论。贞元五年贬信州刺史,到州,寻卒。太真尤长于诗句,每出一篇,人皆讽诵。德宗文思俊拔,每有御制,即命朝臣毕和。”
[长干道] 古建康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刘逵注:“江东谓山冈闲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闲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七:“长干是秣陵县东里巷名。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后亦借指南京。
[鹅炙] 《南史》卷三五《庾悦传》:“庾悦,字仲豫,颍州鄢陵人也,晋太尉亮之曾孙也……初刘毅家在京口,酷贫,尝与乡曲士大夫往东堂共射。时悦为司徒右长史,要府州僚佐出东堂,毅已先至,遣与悦相闻曰:‘身并贫踬,营一游甚难,君如意人,无处不可为适,岂不能以此堂见让?’悦素豪径,前不答毅。时众人并避,唯毅留射如故。悦厨馔甚盛,不以及毅。毅既不去,悦甚不欢,毅又相闻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又不答。至是,毅表解悦都督将军官,以刺史移镇豫章,以亲将赵恢领千兵守寻阳。建威府文武三千人悉入毅将府,深相挫辱。悦不得志,疽发背,到豫章,少日卒。”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李商隐《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京口刘生,方思鹅炙;洛阳苏子,已弊貂裘。”
[鸭媒] 疑作“雉媒”。为猎人所驯养用以诱捕野雉的雉。《文选·潘岳〈射雉赋〉》“恐吾游之晏起”徐爰注:“游,雉媒名,江淮间谓之游。”
[青杨巷] 《大清一统志》卷二六八“荆州府”:“青阳巷,在江陵县东南沙市,《北史·何妥传》:‘兰陵萧眘有隽才,住青杨巷;妥住白杨头,时人谓之语曰:世有两隽,白杨何妥,青杨萧眘。’”
[皂荚桥] 《资治通鉴》卷一三三:“道成与黒骡拒战,自晡达旦,矢石不息。其夜大雨鼓叫不复相闻,将士积日不得寝食,军中马夜惊,城内乱走,道成秉烛正坐厉声呵之,如是者数四。丁文豪破台军于皂荚桥,直至朱雀桁南。”胡三省注:“皂荚桥,当在新亭之北。”
[木兰桡] 桡,船桨,此处代指船。储光羲《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红荷碧筱。夜相鲜皂盖,兰桡浮翠筵。”皇甫冉《润州南郭留别》:“萦回南北岸,留滞木兰桡。”
【评论】
《瀛奎律髓》卷四六冯舒评:唐人每斗鸭,自晋时已为此戏,事见《世说》,方君全不知古今。冯班评:风华。又:君平绮缛过于大历诸子。无名氏(乙)评:次句尤俊,不用“雉媒”而用“鸭媒”,求生新也。今江南更有“雁媒”。纪昀评:冯引斗鸭事讥虚谷不学,虚谷诚荒陋,然此注不错。“雉媒”吾闻之矣,“鸭媒”出何典故?
《带经堂诗话·考证门一·遗迹类上》:韩翃诗:“春衣晚入青杨巷,细马初过皂荚桥。”按青杨巷在荆州,梁何妥居白杨巷,萧眘居青杨巷,时人语曰:“时有二俊:白杨何妥,青杨萧眘。”皂荚桥在扬州,晁无咎扬州诗曰:“皂荚村南三四里,春江不隔一程遥。双陂壮举起如牛角,知是隋家万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