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疏》序
方舆①之内,山陬海澨②, 丽土之毛③,足以活人者多矣。或隐弗章④。即章矣,近之人习用之,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⑤,远之人逖闻⑥之, 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也⑦,坐是, 两者弗获相通焉。
余不佞独持迂论, 以为能相通什九, 不者什一。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 民可无道殣⑧。或嗤笑之, 固陋之心,终不能移。每闻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往往欲得而利之, 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耕获菑畲⑨,时时利赖其用,以此持论颇益坚。
岁戊申⑩,江以大水,无麦禾,欲以树艺佐其急(11),且备异日也,有言闽越之利甘薯者(12), 客莆田(13)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14),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欲遍布之, 恐不可户说,辄以是疏先焉。
(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 中华书局1963年版)
注释 ①方舆——大地, 引申为“领域”的意思。②山陬海澨——山角水滨。陬(zou),隅,角落。澨(shi),水涯。③丽土之毛——生长在地上的植物。丽,附属。毛,草,植物。④章——同“彰”, 显。⑤“以为泽居”句——认为某种生物只能生长在特定的地区,如鱼鳖只能生活在水里, 麋鹿只能生活在山上。⑥逖闻——远闻。逖(ti),远。⑦“以为逾汶”句——《周礼·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又《晏子春秋·杂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⑧道殣——饿死在道路上。⑨菑畲——菑(zi),开垦一年的土地。畲(yu),开垦三年的土地。菑畲, 引申为开荒、耕耘。《易·无妄》:“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⑩戊申——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岁在“戊申”。⑾“欲以树艺”句——树艺,种植。佐,辅助。佐其急,此指解救水灾的急难。⑿“有言闽越”句——闽,福建。越,浙江。甘薯,山芋。⒀莆田——莆田,县名,在福建省东部沿海、木兰溪下游。⒁蕃——茂盛。
赏析 徐光启是明代一位先进的科学家。在农学方面,从传统“治国治民”的农本思想出发,既重视农政措施,也重视农业技术。在科学研究中,重视实践,提倡实验。他的《〈甘薯疏〉序》就是个很好例证。
甘薯,原生长于美洲中部,明万历初由吕宋(今菲律宾)引种到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它不仅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耐旱,耐瘠,耐风雨,抗病害力强。徐光启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由“客莆田徐生”为其“三致其种”,在上海“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就想在江南普遍种植,特意撰写了《甘薯疏》向农户推广。可惜《甘薯疏》已失传,序文幸存于《群芳谱·谷谱》卷二。
他撰写《〈甘薯疏〉序》旨在论证甘薯能够推广,但通篇不是就事论事,而能从大处着眼,阐述农作物引种的规律,指出只要耕作栽培措施得当,许多植物都能显示出很强的适应性。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先摆出当时许多人的一种糊涂认识:“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也”,即某种生物只能生长在某地。针对这种糊涂认识,他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善于“耕获菑畲”,“他方之产”就能够“时时利赖其用”。而后摆出事实加以证实:多年来,凡听说“他方之产可以利济人者”,就千方百计“得而艺之”,而且颇有收获。实践证明:天下的农作物相互引种“能相通什九,不者什一”。行文至此,驳倒了那种认为植物不可引种犹如“鱼鳖”只能“泽居”、“麋鹿”只能“山居”之类的错误观点, 同时也揭示出引种农作物的一般规律。接着用自己引种甘薯的成功,兴奋地宣布:“橘逾淮弗枳矣!”实践证明:引种能否成功,水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从而鼓励人们:打破保守观念,大胆引种。
这篇小序能够成为散文园地中一枝奇葩,除了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谨严,最为感人的是徐光启作为一位进步科学家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和献身科学的热情。他为引种农作物痛切陈言: “余不佞独持迂论”,实在是“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因此,即使为人“嗤笑”, “固陋之心,终不能移”。他于戊申年试种甘薯,适逢“江以大水,无麦禾”,就想到“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正因为怀着这样一颗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每得良种必“艺之”,决不以想当然代替科学实验。他虽然早已明确认识到在作物移植中“能通者什九,不者什一”的规律,但为着甘薯的成功移植仍要亲自栽培, 见其“生且蕃,略无异彼土”,才“欲遍布之”。他写作《甘薯疏》本身就说明,如此重视“科普宣传”,是为着不以“麋鹿自封”而要使之“遍布”千家万户。正是由于爱国爱民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和热情自然地流动在序文的字里行间,从而不但以理服人,更能以情动人。
序文中巧用比喻、活用典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开头摆列一般人的错误观点,既不冷嘲热讽,更不横加指责,而是平心静气地说:近之人“以为泽居之鱼鳖、山居之麋鹿”,远之人“以为逾汶之貉、逾淮之橘”。陈述近之人的观点用比喻,陈述远之人的观点用典故;用比喻说明“近之人”言之有理,以“远之人”的说法证实“近之人”言之有据。经过论证,结论是“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而且“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欲遍布之”,故而撰写了《甘薯疏》,使千家万户获得引种的好处。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典故,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既具体又明白,而且意蕴丰厚,耐人寻味。
-
《十六通家书》小引
[2019-05-14]
-
《华君武漫画1984—1985》序
[2019-05-14]
-
《华君武漫画选》自序
[2019-05-14]
-
《围城》序
[2019-05-14]
-
《天下郡国利病书》序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