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作《二月》小引
冲锋的战士, 天真的孤儿, 年青的寡妇, 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 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倒也并非如蜘蛛张网,专一在待飞翔的游人,但在寻求安静的青年的眼中,却化为不安的大苦痛。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 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
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得有所沾湿,狼狈起来。这从上述的两类人们看来,是都觉得诧异的。但我们书中的青年萧君,便正落在这境遇里。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 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也不可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 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 所以轧了几下, 发几声响,便被挤到女佛山①——上海去了。
他幸而还坚硬, 没有变成润泽齿轮的油。
但是, 矍昙(释迦牟尼)从夜半醒来, 目睹宫女们睡态之丑,于是慨然出家,而霍善斯坦因②以为是醉饱后的呕吐。那么,萧君的决心遁走,恐怕是胃弱而禁食的了, 虽然我还无从明白其前因,是由于气质的本然,还是战后的暂时的劳顿。
我从作者用了工妙的技术所写成的草稿上,看见了近代青年中这样的一种典型,周遭的人物,也都生动,便写下一些印象,算是序文。大概明敏的读者,所得必当更多于我, 而且由读时所生的诧异或同感,照见自己的姿态的罢?那实在是很有意义的。
1929年8月20日,鲁迅记于上海。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注释 ①女佛山——《二月》中一个地名。②霍善斯坦因(W.Hausenstein,1882—1957)——德国文艺批评家。
赏析 柔石(1902—1931)小说家,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早年就读杭州一师时,就参加了文学团体晨光社。一师毕业后边从事教学边创作。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和长篇小说《时代之死》。1928年因避祸来到上海。曾参加《语丝》、《萌芽》的编辑工作,并继续从事小说创作。1931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2月7日在上海龙华就义。为“左联”五烈士之一。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之一,于1929年11月由上海春潮书局出版。小说着重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与黑暗社会斗争而失败的一段经历。是柔石对五四以来知识分子道路思考的结晶。这个中篇,在左翼文坛由描写知识分子的恋爱故事向直接描写革命风云题材转换过程中,无疑是很突出的一篇。
鲁迅于1929年8月20日为《二月》写了“小引”,从内容、人物到艺术特色对《二月》进行了分析和评介。“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便是对主人公萧涧秋生活了两个月的小镇各色人物及典型社会环境的概括。萧涧秋在五四之后,为谋求出路而风萍浪迹,在外五六年,终于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他怀着幻灭之感,应约到他想像中的“桃源”——芙蓉镇教书。然而,在这世外桃源中他见到的依然是黑暗、苦难和凡俗。对此,他不能像其他人那样视若无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他开始救助一国民革命烈士的遗孀文嫂,想使她脱离悲哀的境地。但引起了种种猜疑、忌恨和攻击。同校的女教师陶岚爱上了他,但又得罪了陶的追求者——土豪钱正兴,又引起了一场冲突。他曾想实行“牺牲主义”,索性与文嫂结婚,而文嫂却因经受不住社会压力,加上孤儿夭折,也为成全萧与陶的爱情而自缢。种种变故使萧涧秋十分痛苦。然而,“这大苦痛,便是社会的可怜的椒盐,和战士孤儿等辈一同,给无聊的社会一些味道,使他们无聊地持续下去”。他无力改变现实,又不愿随波逐流,于是只好离开芙蓉镇,一走了之。
对萧涧秋这个人物,鲁迅说他“极想有为,怀着热爱,而有所顾惜,过于矜持”。这样来评价这一人物,的确是很精当的。他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极想有所作为,六七年漂泊生活及小镇上两个月的遭遇,虽使他灰心、沮丧,但却未被黑暗势力吞没;另一方面,他又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憎恨现实的黑暗,却又往往孤独奋战,一再败北。“他其实并不能成为一小齿轮,跟着大齿轮转动,他仅是外来的一粒石子”。这正是大革命时代,一些游离、彷徨的青年知识分子们面临的困境。作品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否定了脱离社会实际的人道主义和个人奋斗,让人们由此“照见自己的姿态”,去思考和探索另外的人生之路。
引文对《二月》的艺术技巧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作者用了工妙的技术所写成的”。这里的工妙,首先是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小说中除着力刻画的萧涧秋外,还有热情美丽、追求个性解放的新女性陶岚;具有传统美德,贞惠贤良的文嫂;正直、厚道却又中庸的校长陶慕侃;庸俗、卑劣的钱正兴等,这些人物都纠葛在萧涧秋与文嫂的事件中写,被写得各具风采,这是《二月》的一大成就。故作者说从作品中“看见了近代青年中这样的一种典型,周遭人物,也都生动”。除此外,小说的结构单纯完整,描写细腻,语言简洁生动。这说明柔石创作技巧日趋成熟。所以鲁迅后来在他的《我们要批评家》一文中,再次称赞《二月》:“总还是优秀之作。”
-
《十六通家书》小引
[2019-05-14]
-
《华君武漫画1984—1985》序
[2019-05-14]
-
《华君武漫画选》自序
[2019-05-14]
-
《围城》序
[2019-05-14]
-
《天下郡国利病书》序
[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