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周生《清秋图》后

2019-05-14 可可诗词网-序跋 https://www.kekeshici.com

不才之木,得子而才,故知匠石不能尽木之用。嗟夫,岂独木哉?世有拙士,支离龙钟,不堪世务。头若齑杵,不中巾冠;面若灰盆,口如破孟,不工媚笑;腰挺而直,足劲而短,不善曲折,此亦天下之至不才也。而一入山林,经至人之绳削,则为龙为象,为云为鹄,林壑遇而成辉,松桂荫而生色,奇姿异质,不可名状,是亦生物之类也矣。嗟夫,安得至人而与之,竟不才之用哉!

(钱伯城笺校本《袁宏道集》)

注释 ①识(zhi)——记。周生:周时臣,号丹泉,苏州人,精于绘画、仿古,并擅长布置园亭。②不才之木——没有用的木材。③得子而才——到了您手里便成了有用材料。④匠石——名叫石的匠人。⑤拙士——笨拙的读书人。⑥支离——残缺不全。在此是形容拙士衰残病弱的样子。⑦齑(ji)杵——捣碎物品的棒槌。⑧不工媚笑——不善于谄媚地笑。⑨至人——古时指思想和道德修养都达到最高境界的人。⑩绳削——纠正。(11)壑(he)——山沟。⑿与——帮助。⒀竟——尽。

赏析 本篇思想脱俗,文笔精练。文章开门见山,以盛赞周生化腐朽为神奇,能将无用的木材变成有用之材开启全文,并紧承此意,以“岂独木哉”引发出全文要阐明的有关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作者不发空洞的议论,而是用一个被夸张的、虚设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借一个外貌奇丑、体质奇弱、处世奇笨的“拙士”,经“至人” “绳削”之后,竟然变得“奇姿异质,不可名状”的神奇变化,推出“竟不才之用”的主旨,全文也随之嘎然而止。

在封建时代,能重视人才的使用,已属难能可贵,而作者见识高人一等,注意到了对无用之才,也就是废弃之才的培养和使用,渴望人们能发挥这一部分不为社会所重视的人的才智,体现了作者重视人性、倡导发展个性的爱人之心。

这一思想在今天也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生活中身残智残的人不少,或双目失明,或两耳失聪,或四肢残缺,或智力低下,如果只看见他们的这些缺欠方面,真可谓无用之才也。但是,如果善于关心、爱护他们,注意培养他们,这些人不仅能自食其力,能为社会创造一些财富,而且他们当中还能出现形形色色的“风流人物”,为生活增添光采,为祖国争取荣誉。所以,在今天,能真正做到“竟不才之用”,使他们残而不废,正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和发扬。

此外,作者写“拙士”的“不中巾冠”, “不工媚笑”、“不善曲折”,也含有批判当时世风的深意。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