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俞平伯)

2022-12-21 可可诗词网-新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暮·俞平伯》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敲罢了三声晚钟,

把银的波底容,

黛的山底色,

都销融得黯淡了,

在这冷冷的清梵音中。

 

暗云层叠,

明霞有一缕;

但湖光已染上金色了。

一缕的霞,可爱哪!

更可爱的,只这一缕哪!

 

太阳倦了,

自有暮云遮着;

山倦了,

自有暮烟凝着;

人倦了呢?

我倦了呢?

 

俞平伯在他的《<;冬夜>;自序》中曾说:“……我怀着两个做诗的信念: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真实。”他申明不愿做虚伪的诗,要自由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情。他有些诗,的确表现了一种旧时才子式的感伤,对月伤情,对花流泪,他自己也意识到“不免沾染贵族的习气”,但他又认为,既然诗要表现自己的心灵,就“不免常有矛盾的地方”,“有多方面的我,便有多方面的诗,这是平常而正当的”。《暮》表现了诗人才子习气——对物伤感的一面,却也有真实的美的感情在内。

诗人行在西子湖畔,暮色渐浓了。他没有直接描写天色,仿佛暮色是从古寺的钟声里扩散出来的,那冷冷的清远的梵音,把银色的湖波、黛色的山,“都销融得黯淡了”。但这时太阳并未完全落山,天空尚有灿烂的晚霞一缕、湖光返照明亮如金,这是无限好的夕阳,诗人赞叹:“一缕的霞,可爱哪!更可爱的,只这一缕哪!”如果是满天灿烂的云霞,也就不值得诗人特别注目了。这里表现了诗人心中某种情绪,如销融得黯淡的山色湖光,如清冷的梵音,他的人生经历里隐含些许哀愁忧伤,但也有使他愉悦的回忆,虽然不是太多,与那些不如意事比较,就更显得使人眷恋了,透过“暗云层迭”给他以些许慰勉。

一天将尽,诗人感到有了倦意,人生旅途自有体味不尽的艰辛,需要别人的关心,别人的爱护,需要有温暖的栖息以恢复身体与心理的疲劳。“太阳倦了,自有暮云遮着;山倦了,自有暮烟凝着;人倦了呢?我倦了呢?”这诗的发问也是一种呼唤,呼唤友谊,呼唤爱情,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理解与帮助。这里,诗人所呼唤的,乃是那个时代的诗人所执著追求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构思是巧妙的,由暮色而生情、生思,“人倦了”,“我倦了”怎么办,以此推出了一个颇有社会意义的问题。在手法上,诗人活用了传统诗词的技巧,诸如湖光山色也似一多愁善感的听客,为梵音而“销融”; 又如“倦”、“遮”、“凝”等诗眼的精心选炼,都给诗的表现力增加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