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啊)(阿红)
《淮河啊·阿红》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淮河啊!
你是我心中的河,
你是我梦中的河,
你滔滔奔流的拍岸绿水,
一古脑都淌到我的心窝。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多少回一家人围上饭桌,
挟着菜儿就想起你淮河,
我想闻闻喷香的麦仁糟,
我想尝尝黄亮的鏊子馍。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多少夜想借一双飞天的翅膀,
搭月船渡向家乡的村落,
想看看共捉迷藏的朋友,
想瞧瞧出走时诱眼的渔火。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一宿飞过五千里关山,
我扑向你,像振翅的天鹅。
我举起怀中幼儿嫩藕似的臂膀,
指点着你,说这就是淮河。
啊!家乡的河!
淮河啊!
让我弯腰掬一捧激流,
洗去那蔽眼的萧索景色,
让我俯身饮几口清水,
冲掉记忆中的血泪与饥饿。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怎能一眼看遍千里美景,
让我抚抚红榴,摸摸绿禾,
怎能一朝访遍两岸人家,
让我吻吻婴儿,问候爷娘。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默记你长夜里的灾难,
曾走南闯北,我毫不畏缩,
想象你朝阳下的新姿,
离千里万里,我乐得雀跃。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你两岸有山南海北人的足迹,
山南海北也有你的儿女奔波,
珠江——长江,黄河——辽河,
谁不期待儿女心胸广阔!
啊! 家乡的河!
淮河啊!
你是我心中的河,
你是我梦中的河,
让我带一筒家乡的水,
走遍祖国的天涯海角!
啊!家乡的河!
1962。8
我的故乡是淮北平原上的一个小城。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到辽宁工作,多年未曾回去。“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我时刻想念着家乡的亲人和风物。1962年7月,我终于携带妻儿返乡探亲。几天之后我回到辽宁,写成此诗。
诗从思乡写起,写到返乡,落到离乡,写了全过程中的情思。
因此,本诗内在发展逻辑属于循事运动型。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深情,我直接向着淮河倾诉衷肠。每节起句都是“淮河啊”,结句都是“啊!家乡的河!”给人造成一种浓烈的思乡情绪的氛围。用这种办法组织诗情,属于变体链式构架。
诗共九节。前三节写思乡。第一节写淮河在我心理上的感觉,极言淮河同我的血肉联系。第二节写一家人对故乡风味小吃的怀念,把思乡之情具象化。客居异乡,人们是常常怀念家乡风味小吃的,可能这样写,容易激发别人相似的乡思。第三节写盼望回家。“多少夜想借一双飞天的翅膀,搭月船渡向家乡的村落”。这意象我觉得婉转而美丽。比起全诗朴实的表现手法来,这两行也许会增加一点亮色。中间三节写返乡。“我举起怀中幼儿嫩藕似的臂膀,指点着你,说这就是淮河”,这是当时的实情,孩子虽不懂事,但作为孩子的父亲,我的一番深情却得到了较为有力的表现。第五、六节连续四个“让我”的诗行,都是写久别乍见的喜悦之情。后三节写离乡。总起来一句话:男儿志在四方。炎黄儿女,心在祖国。“带一筒家乡水,走遍祖国的天涯海角”,岂能以憾事视之。全诗是写实的,但不是简单的再现。我在写作的时候,重视主体对客体的感觉、意绪;重视由主体与客体交融而成的意象创造;重视富有生活味人情味的细节描绘。这首诗发表后,一些读者给我来信,称赞它感情纯真、情韵浓厚,看来读者是喜欢这首诗的,这使我感到幸运。
[作者原注] 麦仁糟是用大麦仁做的甜酒酿,鏊子馍是在铁鏊子上烙的薄饼。
-
《家乡)(饶孟侃)
[2019-05-13]
-
《宝马(原诗略))(孙毓棠)
[2019-05-13]
-
《孤山听雨)(记八月一日之游)(俞平伯)
[2019-05-13]
-
《季候)(邵洵美)
[2019-05-13]
-
《媚态观音)(孙静轩)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