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

2019-05-13 可可诗词网-新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布满浓荫,

那随风摆动的长叶啊,也一样地鸣奏嘹亮的琴音;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蔗林一样地脉脉情深,

那载着阳光的露珠啊,也一样地照亮大地的清晨。

 

肃杀的秋天毕竟过去了,繁华的夏日已经来临,

这香甜的甘蔗林哟,哪还有青纱帐里的艰辛!

时光像泉水一般涌啊,生活像海浪一般推进,

那遥远的青纱帐哟,哪曾有甘蔗林里的芳芬!

 

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

让我们到甘蔗林集合吧,重新会会昔日的风云;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

让我们到青纱帐去吧,喝令时间退回我们的青春。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发现:

住在青纱帐里,高粱秸比甘蔗还要香甜;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大胆的判断:

无论上海或北京,都不如这高粱地更叫人留恋。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种有趣的梦幻:

革命胜利以后,我们一道捋着白须、游遍江南;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点渺小的心愿:

到了社会主义时代,狠狠心每天抽它三支香烟。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坚定的信念:

即使死了化为粪土,也能叫高粱长得秆粗粒圆;

可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次细致的计算:

只要青纱帐不倒,共产主义肯定要在下一代实现。

 

可记得?在分别时,我们定过这样的方案:

将来,哪里有严重的困难,我们就在哪里见面;

可记得?在胜利时,我们发过这样的誓言:

往后,生活不管甜苦,永远也不忘记昨天和明天。

 

我年青时代的战友啊,青纱帐里的亲人!

你们有的当了厂长、学者,有的作了编辑、将军,

能来甘蔗林里聚会吗?——不能又有什么要紧!

我知道,你们有能力驾驭任何险恶的风云。

 

我战争中的伙伴啊,一起在北方长大的弟兄们!

你们有的当了工人、教授,有的作了书记、农民,

能再回到青纱帐去吗?——生活已经全新,

我知道,你们有勇气唤回自己的战斗的青春。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1962年3月—6月,厦门—北京。

 

 

如果说诗贵抒情,那么,《甘蔗林——青纱帐》不愧是一首感情浓烈而真挚的诗篇;如果说诗重想象,那么,《甘蔗林——青纱帐》不愧是一首让想象的羽翼尽情翱翔的诗篇;如果说,诗人对于形式美应该具有特殊的敏感,那么,《甘蔗林——青纱帐》无疑是一首在诗的形式美方面富有独创性的诗篇。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切是如何互相作用,而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我们知道,感情的直泻容易失之于空泛,而把感情的激流纳入整齐的诗的河床,往往又容易束缚和影响感情的表达,对于这个苦恼过不少诗人的难题,《甘蔗林——青纱帐》是如何解决的?再拿想象来说,心理学家常把想象区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甘蔗林——青纱帐》似乎又非一般的联想所能及,南方的“甘蔗林”和北方的“青纱帐”相隔不止千里,有何“接近”可言?倘要说到它们的”类似”和差异,自古以来好像也从未见有诗人提到和写过,郭小川何以能够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地加以表现?

看来,这和郭小川具有战士的特殊经历有关,和他具有诗人的特殊气质(保持着饱满的诗情,时刻在寻找托物言志的对象)有关,也和他喜欢不断地在形式上进行追求和创新有关。

郭小川是河北丰宁人,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曾在“青纱帐”里打过游击,对“青纱帐”怀有特殊的感情。尤为可贵的是,他善于用诗人的眼光观察生活,凡是足迹之所至,目光之所及,总要从中发掘出一丝半缕诗意,于是,他大胆地让“甘蔗林”和“青纱帐”携起手来,共同挺立于祖国的大地之上,奏出了这首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至深的乐曲。

诗的第一节以设问开头,突出了主体,制造了悬念,其中的“南方”、“北方”,显示了空间的寥阔,“这样”、“那样”,沟通了今昔的联系,一上来就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底下,诗人就放开笔墨,用回环往复——由此及彼、亦此亦彼的艺术手法,对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多方面的联系作出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诗篇先在第二节用四个“一样”写两者的相似:无论是“青纱帐”那“随风摆动的长叶”,还是长叶上“载着阳光的露珠”,都很像“甘蔗林”。正当读者欣然同意点头,为这番“形似”的描写所吸引时,第三节偏又宕开一笔,特意点出两者的不同:“繁华的夏日”不同于“肃杀的秋天”,“香甜的甘蔗林”不同于“艰辛的青纱帐”。写过这一番相似相异之后,诗人特意存而不答,置而不论,笔墨一转,开阖自如地连用八个“可记得”,重现了“昔日的风云”和战友们的豪情,其中“捋着白须、游遍江南”等诗句,体现了诗人热情风趣的个性,使读者感到可敬亦复可亲。第九、十两节又拉回到现实,含蓄而深情地点明了诗作的主题:今天的生活虽已全新,但仍需要保持当年那种坚定的信念和充沛的干劲,这正是甘蔗林和青纱帐的“神似”之处。全诗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地描写了甘蔗林和青纱帐的形似——不同——神似,给了读者深刻的感染和启发。

内容上的“一波三折”导致了诗歌形式上的“一唱三叹”。诗人运用了一种新的诗体,以后人们称之为“新赋体”。《甘蔗林——青纱帐》注意借鉴古典诗词中对偶的艺术技巧,诗的第一、三行和第二、四行大体对称(即所谓“隔句对”),这样的诗行由于中间隔了一句,读起来显得亦俪亦散,兼具回环往复和参差错综之美。《甘蔗林——青纱帐》还综合运用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和“啊”、“哪”、“哟”等语气词,使得诗篇脉络贯通而又顿挫分明,活泼流转而又开阖有序,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音乐性。

归结起来,此诗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积累是产生感情的土壤,丰富的感情是驱使想象的翅膀腾空而起的动力,而诗人刻意经营的诗的形式又给予这一切以能动的反作用,为感情和想象的活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清晰的航线,最终成为一个表里一致、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