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潘漠华)
《离家·潘漠华》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我底衫袖破了,
我母亲坐着替我补缀。
伊针针引着纱线,
却将伊底悲苦也缝了进去。
我底头发太散乱了,
姊姊说这样出外去不大好看,
也要惹人家底讨厌;
伊拿了头梳来替我梳理,
后来却也将伊底悲苦梳了进去。
我们离家上了旅路,
走到夕阳傍山红的时候,
哥哥说我走得太迟迟了,
将要走不尽预定的行程;
他伸手牵着我走。
但他的悲苦,
又从他微微颤跳的手掌心传给我了。
现在,就是碧草红云的现在呵!
离家已有六百多里路。
母亲底悲苦,从衣缝里出来;
姊姊底悲苦,从头发里出来;
哥哥底悲苦,从手掌心里出来:
他们结成一个缜密的悲苦的网,
将我整个网着在那儿了!
杭州,1922,3,10
离愁别绪是古今中外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这首诗写离家的悲苦。在自然朴实的语言中饱含了作者哀婉的幽思和深切的情意。
人的感情是难以捉摸的抽象物,但作者通过离家前后的几个动人事件:一是母亲穿针引线替我补缀衫袖;二是姊姊为我梳理头发;三是哥哥牵手引路。将本无内在联系的三件事用“悲苦”把它们有序地贯串起来。经过情感的统摄、过滤,以形写神。犹如诗人用一条情绪的丝线把生活中的碎珠精心地联缀一起,让它们由散而聚,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而且寓深情于细节描写之中,使诗里凝聚的情与爱具体可见。母亲将悲苦“缝”进“我”的衫袖,姐姐将悲苦“梳”进“我”的头发,哥哥将悲苦“传”给我的手掌:三个动词,更是将无形的悲苦化为有质感的具象,使悲苦清澈地流出了诗行。
作者以极为平凡的日常生活琐事的叙写表现母子、姊弟、兄弟之间的绵绵情意。潘漠华家境贫寒。据密友冯雪峰回忆,他幼年丧父,母亲孱弱,姊姊被夫家拒斥,倍受歧视,哥哥只因和心爱的女人说了几句话,被恶徒们捆绑到戏台上示众,受尽凌辱。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人把被笼罩在悲苦之中的心境比喻为“网”。这张“缜密的悲苦的网”不仅笼罩着这首诗的气氛,也成为他早期诗作的基调。一首诗,无论什么题材,只要是从实际生活中汲取来的自然会有真情实感。诗人既有生活的真情实感,又具有较好的艺术匠心,所以题材尽管如此细小平凡,同样能激动人心。事细而情笃,正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
《家乡)(饶孟侃)
[2019-05-13]
-
《宝马(原诗略))(孙毓棠)
[2019-05-13]
-
《孤山听雨)(记八月一日之游)(俞平伯)
[2019-05-13]
-
《季候)(邵洵美)
[2019-05-13]
-
《媚态观音)(孙静轩)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