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孩子)(陈辉)

2023-07-22 可可诗词网-新诗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妈妈和孩子·陈辉》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夜啊已经很深,

小房子里,

还没有熄灯。

 

孩子解着袄,

妈妈啊,

在给爸爸写信。

 

孩子颠着小脑瓜,

轻轻地摇着妈妈:

——告诉爸爸啊,

多杀几个敌人吧!

 

灯熄了,

妈妈和孩子,

都有了梦啦;

梦里,

爸爸扛着一挺歪把子,

爬在一株松树下……

 

这首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单纯。它可以看作是一首小叙事诗,但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人物姓甚名谁,一概语焉不详,即以出现在诗中的妈妈和孩子来说,他们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也一概略去不提。再从诗行的长短和词语的选用来看,全诗多短句,最长的仅九言,三言和四言的不少。诗中除了“轻轻地”这个修饰语以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形容和修饰了。总之,这首诗没有任何冗墨赘语分散你的注意力,也没有任何繁枝碎叶阻挡你的视线,其中的一切都显得那样单纯:两个人物——妈妈和孩子(第三个人物“爸爸”只在结尾处虚写了一笔);两番场景——写信和做梦。

但是,单纯并不等于简单、单薄,恰恰相反,《妈妈和孩子》是一首场景简洁而意蕴深广的诗篇,是语言简炼而情思优美的诗篇,它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此。

在过去,中国农民向来是热土难离、亲人难弃的,只是在抗日战争洪流的推动下,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他们的精神境界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飞跃。丈夫在外英勇杀敌,妻子留在后方挑起生产和家务的全部重担,这是何等崇高的觉悟和宽广的胸怀! 陈辉的《妈妈和孩子》所面对的正是这样动人的现实生活,所致力表现的正是广大农村妇女的心灵美,它从一个侧面道出了战争的威力在于人民这个真谛,此诗所包含的深广的意蕴,也应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去把握。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诗人战斗在敌人频频发起扫荡的晋察冀边区,当然也深切理解战争的全部复杂性和残酷性,但他在创作《妈妈和孩子》时,却奏出了一支恬静而优美的乐曲,这就使得此诗在当时为数众多的激越悲壮的抗战诗篇中闪放出异彩。夜深人静,灯火闪烁,附近没有枪声、犬吠,有的只是相依为命的母子两人,而其时的孩子虽已“解着袄”,却赖着不肯上床,仍是一股劲地“颠着小脑瓜”,摇着妈妈的臂膀……此情此景,多么温暖,多么富于人情味! 更感人的是妈妈把繁重的家务告一段落之后,正在全神贯注地写信勉励丈夫奋勇杀敌,也许她不久前才学会识字、写信,也许她写的信不会太长,内容不会太多……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孩子的请求已经概括了信件的内容,道出了广大群众的愿望,胜过千言万语了。

此诗结尾虽只寥寥三行,但它沟通了梦境和现实,连接着前线和后方,凝聚着妈妈和孩子的其实也是全国人民的热烈期待,是格外动人的一笔。爸爸爬在树下,手不离枪,目不转睛,犹如一尊静态的雕塑。这样写,看似不及子弹出膛、炮火纷飞的动态描述来得壮观,其实不然,它既突出了人物高度警惕的精神状态,也和全篇所渲染的宁静的气氛相合拍,是更能启人遐想的。

为什么诗人在严酷的战争年代,能够如此从容不迫地挖掘人物的心灵美;为什么有些诗作重视了叙事就忽略了抒情,而此诗在看似单纯叙事的笔墨中能够渗透如此优美真挚的情思?答案只能从诗人身上去寻找。对此,诗人生前的战友、另一位诗人魏巍已经作了回答:“陈辉……是一个浑身渗透着忠诚、热情的年轻战士,他的诗流露着一片孩子式的纯真”(《晋察冀诗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