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雝》
有来雝雝①,来这儿,安安静静,
至止肃肃②。到这儿,恭恭敬敬。
相维辟公③,诸侯们助祭在庙堂,
天子穆穆。天子的仪态美好、端庄。
於荐广牡④,献上肥大的牛羊,
相予肆祀⑤。助我把祭馔来陈上。
假哉皇考⑥! 伟大啊,我的父皇!
绥予孝子。安抚我,叫我莫彷徨。
宣哲维人⑦,聪明智慧的伟人,
文武维后⑧。能文能武的君王。
燕及皇天⑨,安定了皇家的天下,
克昌厥后⑩。能使子孙皆兴旺。
绥我眉寿(11),保佑我的寿命长,
介以繁祉(12)。赐的福禄有多样。
既右烈考(13),既拜劝我父周文王,
亦右文母(14)。也拜劝我的太姒娘。
[注释] ①雝雝:和睦的样子。②肃肃:肃敬的样子。③相:助祭的人。辟公:指诸侯。④广牡:大牲。⑤相:助。予:我,武王自称肆祀:陈列祭品。⑥假:嘉。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这里指文王。⑦人:臣。⑧后:君。⑨燕:安。⑩昌:昌大。厥后,其后世子孙。(11)绥:赐给。眉寿:长寿。(12)介:佐助。繁祉:多福。(13)右:通“侑”,劝侑。烈考:光明显赫的先父。(14)文母:有文德之母,指太姒。
[赏析] 这是一首周王朝祭祀时的颂歌。它的歌颂对象与主祭者,历来说法不一,朱熹称“此武王祭文王之诗”,这是比较切合诗中原意的。周代天子十分重视祭祀先王的活动,在《诗经·周颂》的三十一首中,有分别歌颂其先王文、武、成、康的诗作多篇。其目的是在位者借以宣扬祖宗弘德,壮大声威,并祈神降福,维护统治。而《雝》这首诗,正充分体现了这一主旨。
诗用赋体,一章十六句,可分四层。它一开始就拉开帷幕,展示人物,渲染气氛。“有来雝雝,至止肃肃。”你看,这些前来参加祭祀的人,走在路上就那样雍和忠厚,到达之后,更是敬肃谦恭,无比虔诚。这二句泛指来者。由“来”到“至”,显示祭祀规模的盛大,来者络绎不绝:“雝雝”、“肃肃”,透过外在的仪容,展现参加祭祀者的心理状态。“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两句转入分述,正面点出人物身份,也暗示了场面:在那宽敞肃静的庙堂上,众诸侯在旁边助祭,而主祭的周天子,他的仪容是如此端庄美好。这样就分清了主次,在众多人物活动中突出了主祭者武王的高大形象,也为下面内容的展开提供了条件。这几句连用三对叠字,描摹人物情态,加浓庙堂的特定气氛,极为传神。
“於荐广牡,相予肆祀”,祭祀先王的仪式开始了,敬献上来的是“广牡”,诸侯们在忙着陈设祭品。这说明礼节的隆重,祭物的盛多。在一切安排停当之后,主祭者开始颂扬先王的伟绩,并祈求赐福:“假哉皇考,绥予孝子。”这二句是颂词中的开端,主祭者显得特别激动,因而发出了内心最热烈的礼赞和最真挚的乞求。当充满激情的闸门一旦打开,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滔滔不绝的大片言辞。于是在第三个层次中,进入了全面的歌颂:“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这四句从用贤臣、做明君、安天下、昌后世等标志王朝兴旺发达的几个最重要主面,为先王唱赞歌。最后四句以祈神赐福与祭奠父母作结,申明诗旨。“绥我眉寿,介以繁祉”,这二句紧承“克昌厥后”,颂先王之神威,求自身之寿福,将颂扬与呼告融为 一体,也是对颂词开端中的“绥予孝子”的具体申述。结尾二句,点明了祭祀对象与主祭者,把活动内容落到实处,于是“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诸句,就出现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这首诗,选取了“武王祭文王”这一特定事件,依次展开。其中,有生动的人物情态,有盛大的祭祀场面,有强烈的主观抒情,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是《周颂》祭祀先王乐章中的一篇成功之作。
至止肃肃②。到这儿,恭恭敬敬。
相维辟公③,诸侯们助祭在庙堂,
天子穆穆。天子的仪态美好、端庄。
於荐广牡④,献上肥大的牛羊,
相予肆祀⑤。助我把祭馔来陈上。
假哉皇考⑥! 伟大啊,我的父皇!
绥予孝子。安抚我,叫我莫彷徨。
宣哲维人⑦,聪明智慧的伟人,
文武维后⑧。能文能武的君王。
燕及皇天⑨,安定了皇家的天下,
克昌厥后⑩。能使子孙皆兴旺。
绥我眉寿(11),保佑我的寿命长,
介以繁祉(12)。赐的福禄有多样。
既右烈考(13),既拜劝我父周文王,
亦右文母(14)。也拜劝我的太姒娘。
[注释] ①雝雝:和睦的样子。②肃肃:肃敬的样子。③相:助祭的人。辟公:指诸侯。④广牡:大牲。⑤相:助。予:我,武王自称肆祀:陈列祭品。⑥假:嘉。皇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这里指文王。⑦人:臣。⑧后:君。⑨燕:安。⑩昌:昌大。厥后,其后世子孙。(11)绥:赐给。眉寿:长寿。(12)介:佐助。繁祉:多福。(13)右:通“侑”,劝侑。烈考:光明显赫的先父。(14)文母:有文德之母,指太姒。
[赏析] 这是一首周王朝祭祀时的颂歌。它的歌颂对象与主祭者,历来说法不一,朱熹称“此武王祭文王之诗”,这是比较切合诗中原意的。周代天子十分重视祭祀先王的活动,在《诗经·周颂》的三十一首中,有分别歌颂其先王文、武、成、康的诗作多篇。其目的是在位者借以宣扬祖宗弘德,壮大声威,并祈神降福,维护统治。而《雝》这首诗,正充分体现了这一主旨。
诗用赋体,一章十六句,可分四层。它一开始就拉开帷幕,展示人物,渲染气氛。“有来雝雝,至止肃肃。”你看,这些前来参加祭祀的人,走在路上就那样雍和忠厚,到达之后,更是敬肃谦恭,无比虔诚。这二句泛指来者。由“来”到“至”,显示祭祀规模的盛大,来者络绎不绝:“雝雝”、“肃肃”,透过外在的仪容,展现参加祭祀者的心理状态。“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两句转入分述,正面点出人物身份,也暗示了场面:在那宽敞肃静的庙堂上,众诸侯在旁边助祭,而主祭的周天子,他的仪容是如此端庄美好。这样就分清了主次,在众多人物活动中突出了主祭者武王的高大形象,也为下面内容的展开提供了条件。这几句连用三对叠字,描摹人物情态,加浓庙堂的特定气氛,极为传神。
“於荐广牡,相予肆祀”,祭祀先王的仪式开始了,敬献上来的是“广牡”,诸侯们在忙着陈设祭品。这说明礼节的隆重,祭物的盛多。在一切安排停当之后,主祭者开始颂扬先王的伟绩,并祈求赐福:“假哉皇考,绥予孝子。”这二句是颂词中的开端,主祭者显得特别激动,因而发出了内心最热烈的礼赞和最真挚的乞求。当充满激情的闸门一旦打开,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滔滔不绝的大片言辞。于是在第三个层次中,进入了全面的歌颂:“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这四句从用贤臣、做明君、安天下、昌后世等标志王朝兴旺发达的几个最重要主面,为先王唱赞歌。最后四句以祈神赐福与祭奠父母作结,申明诗旨。“绥我眉寿,介以繁祉”,这二句紧承“克昌厥后”,颂先王之神威,求自身之寿福,将颂扬与呼告融为 一体,也是对颂词开端中的“绥予孝子”的具体申述。结尾二句,点明了祭祀对象与主祭者,把活动内容落到实处,于是“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诸句,就出现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这首诗,选取了“武王祭文王”这一特定事件,依次展开。其中,有生动的人物情态,有盛大的祭祀场面,有强烈的主观抒情,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是《周颂》祭祀先王乐章中的一篇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