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藻》
鱼在在藻,鱼在何处? 在水藻,
有颁其首①。你看它那肥大的头。
王在在镐②,王在何处?在京镐,
岂乐饮酒③。他逍遥快乐啊在饮酒。
鱼在在藻,鱼在何处?在水藻,
有莘其尾④。你看它那长长的尾。
王在在镐,王在何处?在京镐,
饮酒乐岂。他欢乐饮酒啊多逍遥。
鱼在在藻,鱼在何处?在水藻,
依于其蒲⑤。它贴着蒲草自在游。
王在在镐,王在何处?在京镐,
有那其居⑥。他安逸自处在享受。
[注释] ①有颁(fen):颁颁,头大的样子。②镐:镐京,西周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③岂:通“恺”,欢声。《郑笺》:“岂,亦乐也。” ④有莘(shen):莘莘,尾长的样子。⑤蒲:蒲草,一种水生草本植物。⑥有那(nuo):那那,安逸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周代贤明君主的诗歌,属于贵族阶级的作品。然而,它显然深受民歌的影响,或许就是利用民歌改造而成的,其语言、技巧、构思乃至风格都近乎民间歌谣,艺术特色颇为鲜明。
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其中一、三两句,句式相同、造语新奇,不同凡响。“鱼在在藻”,“王在在镐”,每一句中仅有四字,而“在”字两次出现,如果说是为了凑足音节,用法显得笨拙,如果以为表示诗人口吃,那也无异于痴人说梦,未免令人失笑。应该怎样理解?吴闿生《诗义会通》释“鱼在在藻”为“鱼何在,在乎藻”,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两个“在”字看作一问一答,可谓深得原作精神。“鱼在在藻”,“王在在镐”,两个“在”字连用,不仅强调了处所,寄寓着诗人的旨意,而且顿使诗句摇曳生姿,富有神韵。每章一三两句指点了处所之后,二四两句便分别刻画鱼的形态和王的情趣。前两章中第二句写鱼用的是画中写意之笔。“有颁其首”,“有莘其尾”,先后描绘了肥大的鱼头和长长的鱼尾,并没有勾画鱼的全体,但是惟其如此,才能见出鱼在藻丛之中。诗句巧妙地再现了鱼在藻丛忽隐忽现、往来出入的情景,使人感到它们摇头摆尾、安乐自得的神态,宛然就在眼前。前两章的第四句写王,“岂乐饮酒”,“饮酒乐岂”,前后调换了一下词序,描写着同一个场面。快语欢声,直陈情状,正与朝廷宴饮的场景气氛合拍。第三章“依于其蒲”一句,写鱼得其所,“依”字之中,蕴含着自足自乐的意思。“有那其居”一句,写王安然自处,全诗以此作结,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全篇以问答为之,自问自答。口讲指画,颇似民谣风格”(陈子展《诗经直解》)。兼以遣词造句,一任自然,浅近如话;指陈描述,真实可感,形象动人,既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带十分强烈的感情色彩,的确接近于“细民声口”(方玉润《诗经原始》),于贵族作品中颇为少见。
这首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借助民间创作常用的比兴映照的手法,寄寓和深化题旨,使诗耐人寻味。何楷说:“鱼在在藻,王在在镐,两句照映甚明。鱼兴王,藻兴镐。”他所指出的照映关系,为探索诗的底蕴,提供了一把钥匙。但是,如果凭借这种照映关系,仅仅看到“鱼兴王,藻兴镐”这一层,是不够的。试想,如果各章的前两句仅仅是直接兴起后两句,那么全诗就只是歌咏周王的饮酒作乐,诗意未免过分单薄,表达也未免过分直露了。其实,“鱼”、“藻”不只是兴“王”、兴“镐”,而是另有一层比兴之意。《传》《笺》都曾指出:诗“以在藻依蒲为鱼之得所,兴武王之时民亦得所”。武王之说是否可靠,姑且不论,只是我们由此可知,诗人咏鱼,其意在于咏民。诗的前两句是个借喻,以鱼喻民。因此,“鱼在在藻”与“王在在镐”的映照中就包孕着这样的诗意:百姓既已如鱼得水、安居乐业,周王亦自安处京镐,以百姓之乐为乐。诗中这种映照比兴的技巧是比较高明的。
这首诗的题旨是否止于歌咏和赞颂民安君乐、君民同乐这一层,尚难论定,因为诗的创作年代难以确指。如果是作于幽厉之时,诗中追思前代明君,其旨无疑在于讽刺当今,诗意自然又见加深一层。如果诗是作于明王盛世,而演奏或诵读于幽厉之朝,虽然也是颂古讽今,不乏弦外之音,但那毕竟是诗的功用之妙,而不是诗本身的构思之巧了。
有颁其首①。你看它那肥大的头。
王在在镐②,王在何处?在京镐,
岂乐饮酒③。他逍遥快乐啊在饮酒。
鱼在在藻,鱼在何处?在水藻,
有莘其尾④。你看它那长长的尾。
王在在镐,王在何处?在京镐,
饮酒乐岂。他欢乐饮酒啊多逍遥。
鱼在在藻,鱼在何处?在水藻,
依于其蒲⑤。它贴着蒲草自在游。
王在在镐,王在何处?在京镐,
有那其居⑥。他安逸自处在享受。
[注释] ①有颁(fen):颁颁,头大的样子。②镐:镐京,西周都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③岂:通“恺”,欢声。《郑笺》:“岂,亦乐也。” ④有莘(shen):莘莘,尾长的样子。⑤蒲:蒲草,一种水生草本植物。⑥有那(nuo):那那,安逸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周代贤明君主的诗歌,属于贵族阶级的作品。然而,它显然深受民歌的影响,或许就是利用民歌改造而成的,其语言、技巧、构思乃至风格都近乎民间歌谣,艺术特色颇为鲜明。
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其中一、三两句,句式相同、造语新奇,不同凡响。“鱼在在藻”,“王在在镐”,每一句中仅有四字,而“在”字两次出现,如果说是为了凑足音节,用法显得笨拙,如果以为表示诗人口吃,那也无异于痴人说梦,未免令人失笑。应该怎样理解?吴闿生《诗义会通》释“鱼在在藻”为“鱼何在,在乎藻”,这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两个“在”字看作一问一答,可谓深得原作精神。“鱼在在藻”,“王在在镐”,两个“在”字连用,不仅强调了处所,寄寓着诗人的旨意,而且顿使诗句摇曳生姿,富有神韵。每章一三两句指点了处所之后,二四两句便分别刻画鱼的形态和王的情趣。前两章中第二句写鱼用的是画中写意之笔。“有颁其首”,“有莘其尾”,先后描绘了肥大的鱼头和长长的鱼尾,并没有勾画鱼的全体,但是惟其如此,才能见出鱼在藻丛之中。诗句巧妙地再现了鱼在藻丛忽隐忽现、往来出入的情景,使人感到它们摇头摆尾、安乐自得的神态,宛然就在眼前。前两章的第四句写王,“岂乐饮酒”,“饮酒乐岂”,前后调换了一下词序,描写着同一个场面。快语欢声,直陈情状,正与朝廷宴饮的场景气氛合拍。第三章“依于其蒲”一句,写鱼得其所,“依”字之中,蕴含着自足自乐的意思。“有那其居”一句,写王安然自处,全诗以此作结,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全篇以问答为之,自问自答。口讲指画,颇似民谣风格”(陈子展《诗经直解》)。兼以遣词造句,一任自然,浅近如话;指陈描述,真实可感,形象动人,既有比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带十分强烈的感情色彩,的确接近于“细民声口”(方玉润《诗经原始》),于贵族作品中颇为少见。
这首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借助民间创作常用的比兴映照的手法,寄寓和深化题旨,使诗耐人寻味。何楷说:“鱼在在藻,王在在镐,两句照映甚明。鱼兴王,藻兴镐。”他所指出的照映关系,为探索诗的底蕴,提供了一把钥匙。但是,如果凭借这种照映关系,仅仅看到“鱼兴王,藻兴镐”这一层,是不够的。试想,如果各章的前两句仅仅是直接兴起后两句,那么全诗就只是歌咏周王的饮酒作乐,诗意未免过分单薄,表达也未免过分直露了。其实,“鱼”、“藻”不只是兴“王”、兴“镐”,而是另有一层比兴之意。《传》《笺》都曾指出:诗“以在藻依蒲为鱼之得所,兴武王之时民亦得所”。武王之说是否可靠,姑且不论,只是我们由此可知,诗人咏鱼,其意在于咏民。诗的前两句是个借喻,以鱼喻民。因此,“鱼在在藻”与“王在在镐”的映照中就包孕着这样的诗意:百姓既已如鱼得水、安居乐业,周王亦自安处京镐,以百姓之乐为乐。诗中这种映照比兴的技巧是比较高明的。
这首诗的题旨是否止于歌咏和赞颂民安君乐、君民同乐这一层,尚难论定,因为诗的创作年代难以确指。如果是作于幽厉之时,诗中追思前代明君,其旨无疑在于讽刺当今,诗意自然又见加深一层。如果诗是作于明王盛世,而演奏或诵读于幽厉之朝,虽然也是颂古讽今,不乏弦外之音,但那毕竟是诗的功用之妙,而不是诗本身的构思之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