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车》
大车槛槛①,你乘的大车滚过发出“槛槛”的声音,
毳衣如菼②。你穿的大夫之服颜色在青白之间。
岂不尔思,我怎么能不把你来思念哟,
畏子不敢。只是担心你不敢和我私奔。
大车啍啍③,你乘的大车滚过发出“啍啍”的声音,
毳衣如璊④。你穿的大夫之服颜色如赤玉一般。
岂不尔思,我怎么能不把你来思念哟,
畏子不奔。只是担心你不肯和我私奔。
榖则异室⑤,生则各处一室,
死则同穴。死当同葬一穴。
谓予不信,你要是不相信我说的话呀,
有如皦日⑥。有这白日的太阳可以为证。
[注释] ①槛槛(kan):大车行进时的声音。②毳(cui):“毳”,兽细毛也。“毳衣”指以兽细毛编织成的衣裳,代指大夫之服。菼(tan):芦荻之初生者,色在青白之间。③啍(tun)啍:形容车行发出的声音。④璊(men):赤玉。⑤榖:生。⑥皦日:皦同“皎”,白色。“皦日”指光明的太阳。
[赏析] 全诗出以一女子口吻。从外出乘坐的马车和身上服饰的华美来看,那男子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正是这种地位的悬殊,使得坠于爱河的女主人公欲罢不能,欲进一步表白,又担心遭拒绝。情痴踌躇,惆怅无奈之中,道出了这首凄绝哀艳的相思之曲。
诗共三章。第一章首两句以大车和服饰写出阻隔于两人之间的一层厚厚的障壁。接着,一句“岂不尔思”的感叹,令人回肠荡气。这是女主人公认识到他们之间门不当户不对,但又无法斩断那缕缕情丝的喟叹,是女主人公在感情与理智之间无以解脱的痛苦的内心独白。以下,复写出深藏于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虑:“畏子不敢。”“子,大夫也。”(朱熹《诗集传》)女主人公担心这位大夫不敢……关于这“不敢”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女主人公和对方有公开结合的条件,那他们完全可以在合乎“礼”的规范的情况下,公开结合。若是这样的话,那女主人公当然不会担心什么,同时也不会有这首恋歌了。因此,女主人公担心对方所“不敢”的只能是不合“礼”的规范、未经正式婚礼而结合的私奔。同时,在这里还使我们看到这首诗并非是女主人公自作多情的单相思。对方那位大夫,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对那位女子多少也曾有过点意思。由于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约束、身份地位的悬殊等等原因,这男子下不了决心。所有这些,使得女主人公忧虑不已。若那位大夫和那女子无一丝感情上的瓜葛,女主人公在单恋的情况下,它首先担心的只能是对方对自己感情的态度,自己是否会遭之拒绝等,而决不会首先担心对方“不敢”。第二章,情境的描述和首章几乎相同,惟 一相异的是女主人公担心的是对方不肯与之私奔。从担心“不敢”到担心“不奔”,女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经历着微妙的变化。显然,善于体察对方困境的女主人公理解了对方。在私奔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女主人公作了更炽热、更大胆的表白。在第三章中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女主人公对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结合并未表现出绝望,而只将这种愿望寄托在死后的冥冥之中。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在一起。应该说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态度已到了纯情的地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并非是如后世一些注家所说的以色相勾引他人,从而把肉欲放在情感之上的“淫女子”。然而,女主人公的这番表白,却使得那位大夫大为困惑不解,似乎不相信这女子的话。这位大夫也许这么想,当初,你要和我私奔,我不肯。如今,你怎么还如此肯为我殉情呢! 正是他的这种态度,激起了女主人公的愤慨,她对着太阳发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车》是一首女子誓为男子殉情的恋歌。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及一下《诗集传》里朱熹的注释。在“畏子不敢”句中,朱注曰:“周衰,大夫犹有能以刑政治其私邑者,故淫奔者畏而歌之如此。”朱熹不忍心让一个堂邑大夫与一个女子调情,而将诗中的“尔”和“子”释成不相干的两个人。按朱熹的释义,“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则解成“我怎么能不把你来思念哟,因为害怕大夫的严威刑治,所以不敢来思念。”而下句“畏子不奔”则解为“因为害怕大夫的严威刑治,所以不敢私奔”。以下第三章,朱熹更注为:“民之欲相奔者,畏其大夫,自以终身不得如其志也。故曰,生不得相奔以同室,庶几死得合葬以同穴而已。”朱熹的解释,亦通,只不过是站在统治者的正统立场上,对“人欲”讨伐一番罢了。至于《诗序》说:“《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则更有点勉强说教的味儿了。
毳衣如菼②。你穿的大夫之服颜色在青白之间。
岂不尔思,我怎么能不把你来思念哟,
畏子不敢。只是担心你不敢和我私奔。
大车啍啍③,你乘的大车滚过发出“啍啍”的声音,
毳衣如璊④。你穿的大夫之服颜色如赤玉一般。
岂不尔思,我怎么能不把你来思念哟,
畏子不奔。只是担心你不肯和我私奔。
榖则异室⑤,生则各处一室,
死则同穴。死当同葬一穴。
谓予不信,你要是不相信我说的话呀,
有如皦日⑥。有这白日的太阳可以为证。
[注释] ①槛槛(kan):大车行进时的声音。②毳(cui):“毳”,兽细毛也。“毳衣”指以兽细毛编织成的衣裳,代指大夫之服。菼(tan):芦荻之初生者,色在青白之间。③啍(tun)啍:形容车行发出的声音。④璊(men):赤玉。⑤榖:生。⑥皦日:皦同“皎”,白色。“皦日”指光明的太阳。
[赏析] 全诗出以一女子口吻。从外出乘坐的马车和身上服饰的华美来看,那男子是一个有身份的人。正是这种地位的悬殊,使得坠于爱河的女主人公欲罢不能,欲进一步表白,又担心遭拒绝。情痴踌躇,惆怅无奈之中,道出了这首凄绝哀艳的相思之曲。
诗共三章。第一章首两句以大车和服饰写出阻隔于两人之间的一层厚厚的障壁。接着,一句“岂不尔思”的感叹,令人回肠荡气。这是女主人公认识到他们之间门不当户不对,但又无法斩断那缕缕情丝的喟叹,是女主人公在感情与理智之间无以解脱的痛苦的内心独白。以下,复写出深藏于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虑:“畏子不敢。”“子,大夫也。”(朱熹《诗集传》)女主人公担心这位大夫不敢……关于这“不敢”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女主人公和对方有公开结合的条件,那他们完全可以在合乎“礼”的规范的情况下,公开结合。若是这样的话,那女主人公当然不会担心什么,同时也不会有这首恋歌了。因此,女主人公担心对方所“不敢”的只能是不合“礼”的规范、未经正式婚礼而结合的私奔。同时,在这里还使我们看到这首诗并非是女主人公自作多情的单相思。对方那位大夫,不管出于何种动机,对那位女子多少也曾有过点意思。由于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约束、身份地位的悬殊等等原因,这男子下不了决心。所有这些,使得女主人公忧虑不已。若那位大夫和那女子无一丝感情上的瓜葛,女主人公在单恋的情况下,它首先担心的只能是对方对自己感情的态度,自己是否会遭之拒绝等,而决不会首先担心对方“不敢”。第二章,情境的描述和首章几乎相同,惟 一相异的是女主人公担心的是对方不肯与之私奔。从担心“不敢”到担心“不奔”,女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经历着微妙的变化。显然,善于体察对方困境的女主人公理解了对方。在私奔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女主人公作了更炽热、更大胆的表白。在第三章中把感情推向了高潮。“榖则异室,死则同穴。”女主人公对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结合并未表现出绝望,而只将这种愿望寄托在死后的冥冥之中。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也要在一起。应该说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态度已到了纯情的地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并非是如后世一些注家所说的以色相勾引他人,从而把肉欲放在情感之上的“淫女子”。然而,女主人公的这番表白,却使得那位大夫大为困惑不解,似乎不相信这女子的话。这位大夫也许这么想,当初,你要和我私奔,我不肯。如今,你怎么还如此肯为我殉情呢! 正是他的这种态度,激起了女主人公的愤慨,她对着太阳发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车》是一首女子誓为男子殉情的恋歌。在这里我们必须提及一下《诗集传》里朱熹的注释。在“畏子不敢”句中,朱注曰:“周衰,大夫犹有能以刑政治其私邑者,故淫奔者畏而歌之如此。”朱熹不忍心让一个堂邑大夫与一个女子调情,而将诗中的“尔”和“子”释成不相干的两个人。按朱熹的释义,“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则解成“我怎么能不把你来思念哟,因为害怕大夫的严威刑治,所以不敢来思念。”而下句“畏子不奔”则解为“因为害怕大夫的严威刑治,所以不敢私奔”。以下第三章,朱熹更注为:“民之欲相奔者,畏其大夫,自以终身不得如其志也。故曰,生不得相奔以同室,庶几死得合葬以同穴而已。”朱熹的解释,亦通,只不过是站在统治者的正统立场上,对“人欲”讨伐一番罢了。至于《诗序》说:“《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则更有点勉强说教的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