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之《廣東新語》

        屈大均,(一六三○至一六九六年),清初文學家,初名紹隆,字介子、翁山,廣東番禺人。清兵入廣州後,曾參與抗清活動,失敗後削髮為僧,釋名今種。其對澳門認識之深,了解之全,當為澳門開埠以來的第一位中國人。他筆下有關澳門的記錄共有: 《廣東新語》卷二之《澳門》專文,約一千四百字;《廣東新語》其他各卷中有關澳門及西洋夷人條目有二十條,約二千五百字;《翁山詩外》還有以《澳門》為題的詩六首,其他詠澳門及澳門相關的詩十二首。這一關於澳門記錄詩文之量,可以說,為明中葉以來華人記述澳門私家著作之冠;也就是說,屈大均是明以來記錄澳門文字最多的人。
        首先,我們看看屈氏關於澳門歷史、澳門形勢及民俗情况的記載。
        對於澳門歷史及形勢,前人已經有描叙者,屈氏祇用寥寥數筆概而言之;對葡人入澳亦僅以兩句話進行表述,“嘉靖間,諸番以浪白遼遠,重賄當事求蠔鏡為澳。”然對入澳過程卻叙述甚詳,第一次對澳門半島進行了形象的白描,形如蓮莖的“壙基環” ,形如蓮葉的澳門半島,崖嶙危峻,島嶼浮青,掩映在煙霧中的葡人白屋。前山寨、關閘、青洲及東、西望洋山均有記述。其中特別是關於關閘以南葡人的記載,為其他漢文史料所缺: “六十里至關,關外有番百餘家。”這就是說葡萄牙在清初以前,有“百餘家”葡人居住在關閘以南的地方。
        在屈氏記載中澳門的城市建築也頗為生動有趣:
        “其居率為三層樓,依山高下、樓有方者、圓者、三角者、六角者、八角者,肖諸花果形者,一一不同,爭以巧麗相尚。己居樓上,而居唐人其下,不以為嫌。”
        第二,第一次對澳門聖保祿教堂及澳門天主教法規習俗作記載。在中國文獻中屈大均是第一位記錄大三巴寺的作者:
        “其麓有東望洋寺,西望洋寺,中一寺曰三巴,高十餘丈,若石樓,雕鏤奢麗,奉耶穌為天主居之。”
        東望洋寺即聖母雪地殿教堂(Cidade do Santo Nome de Deus),一六二六年建;西望洋寺即海崖聖母教堂,創建於一六二二年。三巴寺即聖保祿教堂,重建完工於一六三七年,故屈大均遊澳均見。屈氏還首次記錄了澳門天主教的法規及宗教習俗,其詩:“禮拜三巴寺,蕃官是法王。”其文:“僧號法王者習其教,凡番人有罪至寺,法王不許懺悔,即立誅斬;許懺悔,則自己鐵鈎鈎四體,血流狼籍,以為可免地獄之患。男女日夕赴寺禮拜,聽僧演說。……女入寺,或惟法王所致,與法王生子,謂之天主子,絕貴重矣。”
        明人文獻中涉及到澳門天主教者,亦偶一二;但言教堂刑罰及教士近女色者,屈氏為先。
        第三,對澳門經濟貿易記錄可補明人記錄之缺。
        明人關於澳門葡人海外貿易的情况記載甚多,但零散不成系統,屈氏所載正可補缺:
        “所積著西洋貨物,多以婦人貿易。……澳人多富,西洋國歲遣官更治之,諸舶輪珍異而至。雲帆踔風、萬里倏忽,唐有司不得稽也。每舶載白金鉅萬,閩人為之攬頭分領之,散於百工作,為服食器用諸淫巧以易瑰貨,歲得饒益。”
        “貢舶至粵,……一貢則其舶來往三度,皆以澳門為津市。”
        “廣州諸舶口,最是澳門雄。”“蠻王孤島裏,交易首諸番。”
        “銀錢么鳳買,十字備圓方。”“洋貨東西至,帆乘萬里風。”
        這些文詩都較真實地反映了清禁海前,澳門對外貿易的繁榮。特別重要的是,屈氏還在其《澳門》一文中透露了清禁海以後,平南王尚可喜與澳門葡人私自進行貿易的訊息:
        “向者海禁甚嚴,人民不得通澳,而藩王左右陰與為市,利盡歸之,小民無分毫滋潤,今亦無是矣。”
        第四,第一位較全面詳細介紹澳門葡人生活習俗及澳門西洋物品的中國人。
        關於澳門葡人的生活習俗及澳門西洋物品在明人的著作中雖有一些介紹,但星星點點且語焉不詳。但屈氏的著作卻在這一方面進行較為全面詳細的介紹。
        介紹葡人的衣著化妝:“人以黑氈為帽,相見脫之以為禮。錦毯裏身,無襟袖縫綻之制。腰帶長刀,刀尾拖地數寸,劃石作身。其髮垂至肩,紺綠螺蜷,鬅如也。……所衣皆多羅羢、辟支緞。”“荼蘼露,澳門番女得之,以往飲饌,或以露灑人衣。”“美者賓鬘華襔,五色相錯。”其詩亦云:“薔薇蠻婦手,茉莉漢人頭。”“花襔紅鬼子,賓鬘白蠻娘。”
        介紹澳門葡人飲食:“每晨食必擊銅鐘,以玻璃器盛物,薦以白布,人各數器,灑薔薇露、梅花片腦其上。坐者悉置右手褥下不用,曰此為觸手,惟以溷。食必以左手攫取,先擊生鷄子數枚啜之,及以金匕割炙,以白巾拭手,一拭軋棄置,更易新者。食已皆卧,及暮乃起,張燈作人事。”
        介紹澳門葡人女子主家政及男女婚俗:“彼中最重要女子,女子持家計,承父資業。男子則出嫁女子,謂之交印。男子不得有二色,犯者殺無赦。……得一唐人為婿,舉澳相賀,婿欲歸唐,則其婦陰以藥黧黑其面,髮鬈而黃,遂為真番人也。”其詩亦云:“香火歸天主,錢刀入女流。”這裏極為重要的是,葡人入居澳門後,很重視同華人的婚配,“得一唐為婿,舉澳相賀”,且使用各種方法阻止其歸唐,這實為土生葡人源流的極好資料。
        介紹澳門的西洋物品則涉及更廣,計有西洋風琴、玻璃千人鏡、多寶鏡、望遠鏡、顯微鏡、眼鏡、玻璃屏風、自鳴鐘、海洋全圖、璇璣、日本刀、西洋番刀、大銅銃、機銃、洋舶、水樂、定時鐘、指掌櫃、月影、羅盤、西洋布、西洋蓆、西洋鸚鵡、獴��、番狗、西洋蓮、荼蘼露等數十種,有很多種物品介紹得十分詳細:從形製到結構,從使用到功能。其中有幾種產品則為澳門本土的優質產品,如銅銃、西洋蓆等。屈大均對澳門這些西洋產品的詳細介紹,決不是出於一般文人的獵奇,而是長時期與外來文明接觸的嶺南人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開放態度,對外來文明的認同與接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6-28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aomen/154732.html,转载请保留。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