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在日本语中也称作“御月见”,即赏月节。旧历八月十五日赏月这一习俗,早在日本的平安时代(792—1192)就从中国传入日本,但最初只局限在皇宫之中。到了江户时期(1603—1867),中秋赏月的习俗广泛传入民间,而且极为盛行。这天晚上,人们在院子里或廊檐下摆上一张供桌,上面插狗尾草和秋天的野花,供上江米团子、带枝的毛豆、青芋、栗子、柿子以及各种水果,举行赏月活动。在今日的日本,尤其是在一些繁华的大城市内,人们中秋赏月的兴趣已大大淡薄。但是在乡村,这一传统习俗仍然十分流行,只是过节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农民们在这天除了赏月之外,还把青芋和刚秀出的稻穗等供品供奉给月亮和神佛,以感谢保佑农业丰收的恩惠。故人们也把这一天称为“芋名月”节。这天晚上,孩子们可以随便去各家拿供奉月亮的青芋及水果等供品,大人不得干涉。近几年来,因城市人厌倦大都市的嘈杂喧闹,远足旅行到有名的赏月胜地赏月的人逐渐增多。在南九州、冲绳等地,人们还举行拔河、相扑比赛,跳起祭奠祖先神灵的舞蹈,欢度中秋佳节。此外,许多地方还遗留着继旧历八月十五之后,九月十三日要继续赏月的习俗。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5-15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wenhua/minsu/190226.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