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清史稿》
记述清王朝历史纪传体史书。近人赵尔巽(1844~1927)主编。民国初年设立“清史馆”,赵任馆长,主持编写清史。参加这一工作的还有柯劭忞(赵死后代理馆长)、王树枬、缪荃孙、张尔田、吴士鉴等100多人。编纂始于1914年,1920年完成初稿,1927年基本完稿。因是未定稿,故仿王鸣绪《明史稿》例,定名为《清史稿》,也未列入正史。此书依据材料十分丰富,有清代国史馆底本,《实录》、《圣训》、《东华录》、《大清会典》、《宣统政纪》以及清宫档案、各家文集等。编撰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在连年混战、政权更迭、经费不足的条件下,修撰人员将浩瀚的资料加以汇集整理,为学习和研究清代历史的人提供了一套较为详细和系统的素材。但由于成于众手,时断时续,匆忙刊行前也未做过总审阅,因此全书剪裁组织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多有年月、事实、人名、地名差误舛漏之处。另外,主持纂修人员多是旧文人,有的还是清朝遗老,因此全书基本立场是站在清朝统治者一边。一方面极力赞美清朝统治者,如在《属国传》中写道:“环列中土诸邦,悉为属国,版图式廓,边备积完,茫茫圣德,盖秦、汉以来未之有也。”一方面恶毒咒骂明末起义军为“土贼”,太平军为“粤匪”,辛亥革命是“倡乱”。而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或避而不谈,或轻描淡写。对此,阅读时必须充分注意。全书共有536卷。本纪25卷,记清十二帝,包括入关前的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列传316卷,记有3000多人,其中《畴人传》等是创新例。表53卷,共10类,有《大学士年表》、《军机大臣年表》、《部院大臣年表》、《疆臣年表》、《藩部世表》等。志135卷,共16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时宪志》、《交通志》、《邦交志》、《地理志》、《食货志》、《兵志》等。其中《时宪志》、《邦交志》、《交通志》(包括铁路、轮船、邮政、电报等)为前史所无,反映了时代特点。1928年全书刊出,共印1100部。其中400部由刊印经办人金梁运往东北发行,称为“关外一次本”。后清史馆人员发现金梁对原稿私自做了改动,于是将北京的存书做了一些抽换,这些书通称“关内本”。两者区别是:前者的张勋(附张彪)、康有为传为后者所无,文字也有异同。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时,有人依据关外本,并做部分改动重印,称为“关外二次本”。1929年《清史稿》发行后,12月14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根据故宫博物院长呈请,下令禁止发行,禁令理由有19条。主要是反革命、蔑视先烈、不奉民国正朔。为满清讳、体例不一等。1934年派员修改,然后解除禁令,正式刊行。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清史稿》点校本,系以关外二次本为工作本,参考其他两种版本核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