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渊源记》
《宋学渊源记》
清江藩撰。原名《国朝宋学渊源记》。共3卷。其中《南学》、《北学》各1卷,《附记》1卷。记述自清初至嘉庆年间研治宋学的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渊源和治学成就。附记部分略记清代的理学家。以记述民间的学者为主。该书自序中说:“以大儒为名臣,其政术之施于朝廷,达于伦物者,具载史宬,无烦记录。且恐草茅下士,见闻失实,贻讥当世也”。“藩所录者,或处下位,或伏田间。恐历年久远,姓氏就淹,故特表而出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如记述孙奇逢说,顺治中巡按御史柳寅东、陈蜚交章论荐,朝命敦促,因辞不应诏,逐率子弟躬耕于苏门百泉山,筑堂名“兼山”,读《易》其中,四方负芨而来者日众。其学,于忧患中默识心性原本。尝曰:“喜怒哀乐中,视听言动,必合于礼,子臣弟友尽分,此终身行不尽者。世之学者不务躬行,唯腾口说,徒增藩篱,于道何补”。记述李中孚说他16岁而孤,母彭氏教之读,家贫,常借人书。遂博览经史,考其误谬,著书数十卷。及长,尽弃之,为穷理之学,以悔过自新为始基,静坐观心为入手。谓必静坐乃能知过,知过乃能自悔,悔过乃能改过。记述较为生动具体。又如该书比较和评价南北方之学说:“北人质直好义,身体力行;南人习尚浮夸,好腾口说,其蔽流于释老,甚至援儒入佛,较之陆王之说,变本加厉矣。北学以百泉、二曲(即孙奇逢、李中孚)为宗,其议论不主一家,期于自得,无一语附入禅窟,岂非笃信志道之士哉!”见解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其中存有作者的偏见,推崇汉儒,指斥宋儒。且记事简略,内容较为贫乏。作者另有《汉学师承记》8卷,可并参考。此书有道光九年(1829)刊本,收入《江氏丛书》中;以及1935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83年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与《汉学师承记》合刊本,1983年中华书局《国朝宋学渊源记》、与《国朝汉学师承记》合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