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
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道家学派的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又名《南华经》。庄子名周(约前369~约前286),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生卒年月,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司马迁《史记》说他与魏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说继承和发扬老子的道家思想,但较老子更为注重抽象概念的探讨,对“有无”、“生死”等概念、宇宙的起源和万物的本质等问题,有充分的论述。反对以形式逻辑作为追求真理的认识方法。在政治观和社会观上,主张取法自然,恢复上古的自然生态。其学说是对老子学说的极大发展,对于后世哲学以及文艺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今本《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3部分。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大宗师》等7篇为庄子本人的著作。外篇和杂篇《秋水》、《知北游》、《天下》等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流派的著作,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该书在汉代一度不被重视,到魏晋时才产生出较大影响,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唐天宝元年(727),诏号《庄子》为《南华真经》,《庄子》正式成为道教经典之一。历代学者注释《庄子》的很多,较为重要的有晋郭象《庄子注》,唐陆德明《庄子释文》和成玄英《庄子疏》。明焦竑有《庄子翼》。清王先谦有《庄子集解》,有《诸子集成》本。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采用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释文,又吸收了清代学者的文字考订成果,是目前较为流行的版本,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有标点本,共4册。此外,近人马叙伦的《庄子义议》、王叔岷的《庄子校释》、今人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也都是较为通行的版本。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大肆焚书,《庄子》罹秦火之厄,成为禁书,公元375年,前秦苻坚又一次下令禁止此书流传,违者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