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地居民》

2024-06-26 可可诗词网-外国文学名著 https://www.kekeshici.com

《沼泽地居民》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尼日利亚剧作家、小说家索因卡(1934— )的早期重要剧作之一。马古里和阿霞老两口长期生活在沼泽地一带的农村。他们有两个孪生的儿子,小儿子阿乌契克不堪农村的穷苦生活跑到城里,多年没有音信;大儿子伊格韦祖从城里回来后抑郁不振,外出察看庄稼一天未归。原来,伊格韦祖是从城里碰壁而回:他漂亮的妻子苔莎拉见财变心,跟着有钱的阿乌契克跑了;他在城里向兄弟借了债,押上了田里的全部收成,可没想到田里发生水灾,颗粒不收,现在他和家里人都无法生存。伊格韦祖在祭司上门的时候对依赖上天赐福的迷信势力发出了悲愤的控诉。最后,他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外出寻找生活的出路。

剧本描写了独立之前尼日利亚沼泽地带的农村生活,典型地揭示了当年尼日尔河入海处地区的悲惨境况。在殖民主义统治下,农村生产凋敝,城市资本主义畸形发展,农村青年流向城市。剧中伊格韦祖兄弟就是当时青年的代表。但城市并非人们想象中的理想乐土,剧本通过伊格韦祖的叙述,披露了那个充满竞争、弱肉强食的世界,对金钱统治一切、骨肉互相残杀的社会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剧本对广大农民的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那里的农民不仅受到重重剥削,还要和严酷的自然灾害作绝望的斗争。剧作家还通过乞丐的形象对农村疾病蔓延、乞丐遍地、民不聊生的现实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剧中伊格韦祖是个叛逆的形象,他敢于与生活抗争,不仅对大城市“那黄铜的臭腿”发出尖锐的抨击,而且对骑在老百姓头上的封建迷信势力敢于大胆指责。他的行为虽被看成是“亵渎神灵”,但却表现出年轻人的初步觉醒。这个剧本在伦敦上演时,作家索因卡亲自登台扮演了这个角色。

剧本结构精巧,采用人物对话交待事件背景的形式,不仅扩大了剧本的容量,而且对人物、事件做了详尽的交待,为剧情发展做出很好的铺垫。剧作家善于采用侧面描写手法,如城市的场景和次子阿乌契克的形象在剧中并未出现,但通过伊格韦祖与不同人物的对白,把城市污浊的生活和阿乌契克忘恩负义的性格都表现得十分透彻。同时,乞丐的道白也起到了侧面描写的作用。剧本中最令人振奋的段落是伊格韦祖对封建迷信的控诉,不是采用大段独白,而是安排在他给祭司剔胡须时一问一答的对话之中,这不仅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而且通过简短的对白,使控诉本身显得慷慨陈辞,作家对迷信势力的讽刺也同时跃然纸上。此外,作家幽默的语言风格也在人物对话中表现出来,诸如马古里在头上拍打苍蝇被说成是“想让脑瓜开瓢,让它透透气”,狗追赶乞丐是在“脚后跟上磨牙”等等,有时给人以妙语连珠的感觉。索因卡因他的戏剧创作“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诗意般的联想影响当代戏剧”而被授予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填补了中非洲地区无诺贝尔获奖作家的空白。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