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

2019-04-22 可可诗词网-中学生古文名篇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 文]

沛公①军②霸上③,未得与项羽④相见。沛公左司马⑤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⑥关中⑦,使子婴⑧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⑨飨⑩士卒,为(11)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12)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13)说(14)项羽曰:“沛公居山东(15)时,贪于财货(16),好美姬(17)。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18)幸(19),此其志(20)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21),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22)勿失(23)!”

楚左尹(24)项伯者,项羽季父(25)也,素(26)善(27)留侯张良(28)。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29)沛公军,私(30)见张良,具(31)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32)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33),沛公今事有急,亡(34)去不义,不可不语(35)。”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36)?”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37)者?”曰:“鲰生(38)说我曰:‘距(39)关,毋内(40)诸侯(41),秦地可尽王(42)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43)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44)不如也。且(45)为之奈何?”张良曰:“请(46)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47)?”张良曰:“秦时与臣游(48),项伯杀人,臣活之(49);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50)?”良曰:“长于(51)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52)事之。”张良出,要(53)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54)酒为寿(55),约为婚姻(56),曰:“吾入关,秋毫(57)不敢有所近(58),籍(59)吏民,封府(60)库(61),而(62)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63)盗之出入(64)与非常(65)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66)伯具言臣(67)之不敢倍德(68)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69)自来谢(70)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71)善遇(72)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73百)余骑(74)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75)而攻秦,将军战河(76)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7)……”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78)坐;亚父(79)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80)目(81)项王,举所佩玉玦(82)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83),谓曰:“君王为人不忍(84)。若(85)入前(86)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87),杀之。(88)不者,若属(89)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90)为乐(91),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92)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93)。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94)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95)矣!臣请入,与之同命(96)。”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97)欲止(98)不内(99)。樊哙侧[1]其盾以撞,卫士仆[2]地。哙遂入,披[3]帷西向立,瞋目[4]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5]尽裂。项王按剑[6]而跽[7]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8]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9]。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10]。”则与一生[11]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12],拔剑切而啖[13]之。项王曰:“壮士! 能复[14]饮乎?”樊哙曰:“臣死且[15]不避,卮酒安[16]足[17]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8],天下皆叛之。怀王[19]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0]。’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21]军[22]霸上,以待大王来。故[23]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24],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25]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26]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27]厕,因[28]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29]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30]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31]。如今人方为刀俎[32],我为鱼肉,何辞为[33]?”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34]?”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35一]双,欲与亚父。会[36]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37]。”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38四十]里。沛公则置[38]车骑,脱身独骑,与[40]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41]等四人持剑盾步[42]走[43],从郦山[44]下,道[45]芷阳[46]间行[47]。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48]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49],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50]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51]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52]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53]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54]不足与谋[5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56]今[57]为之[58]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

[注 释]

①沛公:即刘邦,起兵于沛,曾任沛令,所以称沛公。②军:动词,驻军。③霸上:地名,今陕西省西安市东。④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人。起兵反秦,以善战著名。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终于败亡。⑤左司马:官名,掌军政的官。⑥王(wàng):动词,称王,统治。⑦关中: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以西,今陕西省一带。当时是秦国的心脏地区。⑧子婴:秦二世之侄,秦朝最后的国君(赵高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在位四十六天,当时已降刘邦。⑨旦日:明天。⑩飨(xiǎng):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11)为(wèi):给,替。(12)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13)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尊为亚父。(14)说(shuì):劝说。(15)山东:指崤(xiáo)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指秦以外的六国。(16)货:财物,金玉布帛的总称。(17)美姬(jī):美女。(18)无所:没有谁。(19)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含有“加恩”的意思。(20)志:心志,这里指野心。(21)望其气:这是一种迷信,认为“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异样的云气,会望气的人能看出来。(22)击:“击之”的省略。之,指代刘邦。(23)失:“失之”的省略。之,指时机。(24)左尹:官名。(25)季父:叔父。(26)素:平时,一向。(27)善:形容词用如动词,友善、交好。(28)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刘邦得天下后,封为“留侯”。留,地名,在今江苏省沛县东南。(29)之:往,到。(30)私:暗地里。(31)具:同“俱”,全,都。(32)从:跟着。“从”后省宾语“之(代刘邦) ”。(33)臣为韩王送沛公:张良曾劝项梁立韩公子为韩王。后来张良任韩王的司徒(相当于国相)。刘邦从洛阳南行,张良率兵随从。刘邦让韩王成留守,自己与张良一起西入武关。这里张良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是向项伯表示自己要对沛公的安危向韩王负责。(34)亡;逃走。(35)语(yù):告诉。(36)为之奈何:对此怎么办。为,介词,对,对于。之,这。奈何,如何,怎么办。(37)此计:指下文“距关,毋内诸侯”的计策。(38)鲰(zōu)生:骂人的话,意为浅陋无知的小子。鲰,原义为小杂鱼,引申为短小、浅陋。(39)距:通“拒”,把守。(40)内(nà):通“纳”,接纳。(41)诸侯:指其他率兵攻秦者的军队。(42)王(wàng):统治。(43)当:抵挡。(44)固:确实,的确。(45)且:可是。(46)请:请让我。(47)有故:有旧,有老交情。(48)游:交往。(49)活之:使他活下来,即救活了他。活,使……活。(50)孰与君少长:就是“与君孰长”。即“项伯与你比谁大”。孰,谁,哪个。少长,复词偏义,义在“长”,“少”是衬字。(51)于:比。(52)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53)要:同“邀”,邀请。(54)卮(zhī):酒器。圆形无足,肚大口圆。(55)为寿:献酒并进颂词。(56)婚姻:亲家。女方父亲叫婚,男方父亲叫姻。(57)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微。(58)近:接触、沾染。(59)籍:名词用如动词,登记造册。(60)府: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61)库:收藏兵器的地方。(62)而:以,为了。(63)他:别的。(64)出入:复词偏义,义在“入”。(65)非常:指意外的变故。(66)愿:希望。(67)臣:这里是自称的谦词。(68)倍德:忘恩负义。倍,同“背”,背弃。德,恩德。(69)蚤:同“早”。(70)谢:谢罪,道歉。(71)因:趁。(72)遇:款待。(73)从:使动词,使……跟随,带领。(74)骑(jì):名词,一人一马。(75)戮(lù)力:合力。(76)河:黄河。(77)郤(xì):同“隙”,隔阂、嫌怨。(78)东向:面向东(东向为主座)。向,面向。(79)亚父:项羽对范增的尊称,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亚,次。(80)数(shuò):多次。(81)目:名词用如动词,以目示意。(82)玉玦(jué):古人佩戴的玉器,半环形而有缺口。玦与“决”同音,古人常用以表示决心或断绝,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83)项庄:项羽的堂弟。(84)忍:狠。(85)若:你。(86)前:名词用如动词,上前。(87)坐:同“座”,坐席。(88)不(fǒu)者:否则,不然的话。不,同“否”。(89)若属:你们这些人。(90)无以:没有什么。(91)为乐:作乐,取乐。(92)翼蔽:掩护。“翼”、“蔽”是同义词,都是掩蔽、护卫的意思。(93)樊哙(kuài):刘邦部下的勇士。(94)意:心思,注意力。(95)迫:紧迫,危急。(96)与之同命:同他(沛公)共生死。同命,同生死。(97)交戟(jǐ)之卫士:拿着戟交叉举起,守卫着军门的卫士。戟,一种长柄的兵器。(98)止:“止之”的省略。止,使动词,让……停止,阻止。之,指樊哙。(99)内(nà):同“纳”。[1]侧:名词用如动词,侧着。[2]仆:倒。[3]披:撩开。[4]瞋目:瞪眼。[5]眦(zì):眼角。这里指眼眶。[6]按剑:手握剑柄。[7]跽(jì):直起身子(古人席地而坐,成跪的姿势,要起身,先得直起身子)。这里反映出对来人的防范。[8]参乘(shèng):又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9]与斗卮酒:“与之斗卮酒”的省略。之,代樊哙。斗卮,大的酒器。[10]彘(zhì)肩:猪的前腿。彘,猪。[11]生:钱锺书认为指的是“未食先留”。[12]加彘肩上:“加彘肩于其上” 的省略。于,在。其,它(指盾牌)。[13]啖(dàn):吃。[14]复:再。[15]且:尚且。[16]安:怎么,哪里。[17]足:值得。[1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刑:互文。 “举”和“胜”互释,都有“尽”的意思。刑,动词,施刑。[19]怀王:反秦的诸侯军首领。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刘邦与项梁共立楚怀王之孙(名心)为王,袭称楚怀王,以号令诸侯。[20]王之:就是“以之为王”。这里指封他做原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中地区的王。[21]还:动词,返回,退兵。[22]军:动词,驻扎。[23]故:特意。[24]细说:小人的话。[25]亡秦之续:已灭亡了的秦国的后继者。意思就是蹈秦国败亡的覆辙。[26]未有以:没有什么,这里指没有什么话。[27]如:往,到……去。[28]因:趁便。[29]陈平:这时还在项羽的部下做都尉,第二年投奔刘邦,成为刘邦的谋士,官至相国。[30]行:名词,行为,作为。[31]让:责备。[32]刀俎(zǔ):切肉用的刀和砧板。[33]何辞为:告什么辞呢。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相当于“呢”。[34]何操:即“操何”宾语前置。操,拿,这里有携带的意思。何,什么。[35]玉斗;玉制的酒器。[36]会:恰逢,正赶上。[37]谨诺:遵命的意思。谨,表恭敬的语气副词。[38]去:距,离。[38]置:弃置,不用。[40]与:让,使。[41]夏侯婴、靳(jìn)强、纪信:都是刘邦的部将。[42]步:名词作状语,徒步。[43]走:逃跑。[44]郦(lí)山:即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45]道:名词用如动词,取道。[46]芷阳:秦代县名,在今西安市东。[47]间(jiàn)行:抄小路走。[48]乃:才。[49]不胜杯杓(sháo):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已经醉了。不胜,禁不起。杓,酒器。[50]再拜:先后拜两次,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这里不过是客套话,并不真拜。[51]大将军:对范增的尊称。[52]督过:督责,责备。过,动词,责备。[53]坐:同“座”。[54]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55]与谋:“与之谋”的省略。之,表面上指项庄,实际上指项羽。[56]吾属:我们这些人。[57]今:将.即将。[58]为之:被他。

[译 文]

刘邦驻军在霸上,还没能和项羽会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密报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任用子婴做国相,(秦国的)珍宝全被他占有了。”项羽大怒说:“明天用酒食犒劳士兵,给我打垮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驻扎)在霸上。范增劝项羽说:“刘邦(过去)在函谷关以东的时候,对财物很贪心,(又)喜欢美女。现在进入关中,(竟然)对财物丝毫不取用,对妇女一概不亲近,由此可见他的野心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驻地上空的云气,都具有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时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和留侯张良要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刘邦的军营里暗中会见张良,将项羽要进攻的事,全都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开,说:“不要跟着(刘邦)同归于尽。”张良道:“我替韩王送刘邦,刘邦现在形势又危急,(我如私自)逃走是不仗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一声。”张良于是进去,(把实情)详细告诉了刘邦。刘邦大吃一惊,问:“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张良说:“谁替您出的这个(闭关的)主意?”(刘邦)说:“(有个)无知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的部队进来,秦国的地方就可全归你统治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你的兵力足够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确实不如(项王)啊。可是对这事怎么办呢?”张良说;“请允许我去告诉项伯,说明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刘邦问道:“您怎么和项伯有旧交呢?”张良答道:“秦朝的时候(他)同我交往过,(有一次)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的命;现在情况危急,所以幸喜有他来告诉我。”刘邦又问道:“(他)与您比谁的年龄大?”张良道:“(他)比我大。”刘邦说:“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接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献上一杯酒为他祝福,(并和他)相约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后,一丁点财物都不敢沾边,登记好官吏名册和百姓的户籍,封存好府库的文书、财物和武器,为的是等待项将军来。(我)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进来和意外事件。(我)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向项王)详细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道:“明天(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赶了回去,到了军营中,详细地把刘邦的话报告给项羽,趁机劝告说:“(如果)刘邦不先攻下关中,您怎敢轻易进关呢?现在人家有大功,(您)却要去攻打他,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不如趁他来的机会好好款待他。”项王同意了。

刘邦第二天带着一百多人马来会见项王,到了鸿门,赔罪说;“我和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我自己也没料到能先进关推翻秦朝,能在这儿再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无稽流言,使将军和我产生了隔阂……”项王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气到这种程度呢?”项王当天便留刘邦和他一同饮酒。项王、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三次举起所戴的玉块来暗示项王,项王默默地不搭理。范增起身,出去叫来项庄,对他说:“项王这人心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祝福,敬酒后请求用舞剑助兴,乘机在席上袭击刘邦,杀了他,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大王和沛公饮酒,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取乐的,请允许我用舞剑助兴吧。”项王说:“好呀。”项庄便拔剑舞了起来。项伯(一见,)也拔出剑舞了起来,并常常用身体左右掩护刘邦,项庄无法行刺。

于是张良到营门去见樊哙。樊哙问道:“今天的情况怎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注意力却一直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情况很危急了!我请求进去,和沛公共生死。”樊哙就带着宝剑拿着盾牌冲进营门。交叉着(持)戟的卫兵想阻止他不让进。樊哙侧过他的盾牌一撞,卫兵被撞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他撩开营帐面向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了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似的)。项王手握宝剑挺直身子问道:“来人是干什么的?”张良答道:“(他)是沛公的侍卫樊哙。”项王说:“好汉!——赏他一杯酒。”(左右)就给了(他)一大杯酒。樊哙下拜道谢,起来,站着一饮而尽。项王说;“赏他(一条)猪腿。”(项王的左右)就给(他)一条开宴前预先另留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来两切三切就吃完了。项王说:“好汉!能再喝酒么?”樊哙说:“我(连)死都不回避,一杯酒有什么值得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只怕不能斩尽杀绝,给人用刑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反对他。楚怀王和各位将军约定好:‘谁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就封他为关中王。’现在沛公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丝一毫的东西都不敢沾边,(还)封闭了(秦国的)宫室,撤军驻扎在霸上,等待您到来。之所以特意派遣将士守卫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别的盗匪出入和意外事变。(他)这样劳苦功高,(不但)没有得到(您)封侯的赏赐,(您)反而(因为)听信了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不过是接着走秦国败亡的老路罢了。我私下里认为您不(会)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王无话可答,只是说:“坐下吧。”樊哙(于是)随着张良坐下。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把樊哙叫了出去。

刘邦出去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对樊哙)说:“刚才出来没有告辞,对此怎么办呢?”樊哙说:“干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回避琐屑的责难。如今人家正好比(切鱼和肉的)刀子砧板,我们好比(待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决定离开。(刘邦)就叫张良留下来(代他)辞谢。张良问道:“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礼物)?”(刘邦)说:“我带来一对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对玉斗,想送给亚父。正赶上他们在气头上,没敢献。您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遵命。”在这时候,项羽军队在鸿门下,刘邦军队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丢下随从车马,(趁机)脱身,独自骑马,让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宝剑盾牌徒步跟着他跑,从骊山下,取道芷阳,抄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已回到了军营中,您才可进去(替我告辞)。”

刘邦离开后,(估计)抄小路已回到了军营,张良才进去(向项王)辞谢,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来告辞了。特派我奉上一对白璧,敬献给大王,一对玉斗,敬献给范大将军。”

项王问道:“沛公在哪里?”张良答道:“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就脱身独自离去,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过了白璧,把它们放在座上。范增接过了玉斗,把它们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们劈了个粉碎,说:“唉!浑小子真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将来)夺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啊。我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鉴 赏]

情节的曲折与完整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既条理井然,又曲折多致,此起彼伏,扣人心弦。文章先写项羽听人说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范增火上加油,于是决心“击破沛公军”,局势骤然紧张,项刘之战一触即发。接着写项伯私见张良,被刘邦拉拢收买后,向项羽说情,双方矛盾有所缓和。继而写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把故事推向高潮。文章以项羽和范增在“杀不杀刘邦”这一问题的矛盾为线索,有声有色地写了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四个紧张场面,使人们在为刘邦捏一把冷汗的同时,看到项羽是如何坐失良机,放虎归山,使自己失去了主动权,而刘邦则逐步由被动转主动的过程。鸿门一宴在作家笔下虽然各种矛盾错综交织,波澜起伏,但故事完整,张弛有度,结构谨严。故事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潜回霸上终; 以曹无伤向项王告密始,到刘邦“立诛杀曹无伤”终;以范增劝项击刘始,到范增怒骂“竖子不足与谋”终。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复杂曲折的情节来自于激烈的矛盾冲突,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最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以刘邦为例,他本来打算“距关”自立为王,野心勃勃。但他能审时度势,自知不敌项羽,便设法摆脱困境。当他得知项伯所报军情后,便巧言令色拉拢项伯,“约为婚姻”,在对方安插下一个“自己人”,充分反映他的权变和机智。到鸿门后,他又利用项羽骄傲自大,喜人奉承的心理,大灌其迷魂汤,对项羽一口一个“将军”,对自己一声一个“臣”,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归之于误听“小人之言”,既为项羽开脱了“无端责人”之过,又把自己“欲王关中”的野心洗刷得一干二净,果然博得了项羽的欢心,逃出鸿门,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从中可以充分看出他那老谋深算、能言善辩和随机应变的性格特征。

项羽呢?个性也很鲜明。他骄傲轻故,寡谋轻信,不善用人,而又心无城府,优柔寡断。听说刘邦“欲王关中”,便怒火中烧,立即下令第二天一早攻打刘邦。但当晚听项伯为刘邦说情后,又立时改变了主意,答应要“善遇”刘邦;等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言和恭维话之后,他竟忘乎所以,不仅原谅了刘邦,还把向自己提供情报的曹无伤也端了出来;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他动手,他视若无睹;项庄舞剑,项伯公然“翼蔽”刘邦,他安之若素;樊哙闯帐,他不但不加斥责,反而赐酒赐食;樊哙代刘邦说话,指责他“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也”,他不但不予驳斥,反而让他“坐”;刘邦脱逃后,张良向他献璧,他随手放在座上,丝毫不把放虎归山的严重后果放在心上。在生死攸关的斗争中沽名钓誉、当断不断、跟敌手讲仁义道德,注定了项羽难逃失败的命运。

字数:9667

[作者及作品简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及作者司马迁,请参看《陈涉世家》“作者及作品简介”。
秦末,各地农民起义如怒潮汹涌。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项梁(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之子)与其侄项羽在吴(今江苏省吴县)起事,立楚怀王之孙为楚王(仍号楚怀王),以号召天下。刘邦在沛(今江苏省沛县)起义,号称沛公,引兵投项梁,与项羽同为项梁部下。怀王曾和诸将约定,谁先破秦入咸阳,即封谁为关中王;并令项羽救赵,刘邦攻秦。项羽一路与秦军主力决战,秦将章邯降,当项羽乘胜向咸阳进军时,刘邦已破武关,入咸阳,秦王子婴降。项羽听说刘邦想称关中王,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准备消灭刘邦。鸿门宴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司马迁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