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五、1999年中考杭州题
[题目]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克④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⑥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
① 任末:人名。② 笈(jí):书籍。③ 庵:草屋。④ 克:挤、榨。⑤ 蒿(hāo):蒿草。⑥ 静衣:干净的衣服。
1. 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负笈不远险阻(背着) B. 题其衣裳(写)
C. 临终诫曰(最后) D. 更以静衣易之(更换)
2.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B. 以记其事(书上的)
C. 更以静衣易之(指任末)
D.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还,仍然)
3.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在文中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就是要不断学习,否则能有什么成就?
B. 人不想努力学习,又怎能有什么成就?
C. 人连学习都不要,那怎能有什么成就?
D.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
4. “暗则缕麻蒿以自照”正确的意思是 ( )
A. 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剖扎好的麻蒿条子来照明。
B. 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布缕和麻蒿来照明。
C. 草屋里光线太暗,就点燃一缕缕的麻蒿来照明。
D. 草屋里光线太暗,就点燃布缕和麻蒿来照明。
5.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
A. 任末认为,好学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
B.任末负笈求学,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为墨,映星望月,题衣记事,静衣更易,这些事例都表现了他的勤奋好学精神。
C. 任末用“行尸走肉”来鞭挞那些不要学习、庸碌无为的人,给“不学者”敲响了警钟。
D. 任末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勤奋学习,是因为他具有一心向学的精神。
[题解]
第1题。考查实词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误。
答案:C
第2题。考查虚词解释辨误。
答案:C
第3题。考查句义解释辨正。“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答案:D
第4题。考查句义解释辨正。前一分句是:“夜则映星望月”,可见“暗”是指“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排除C D;“缕”作动词,可排除B项。
答案:A
第5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辨误。
答案:B
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克④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⑥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
① 任末:人名。② 笈(jí):书籍。③ 庵:草屋。④ 克:挤、榨。⑤ 蒿(hāo):蒿草。⑥ 静衣:干净的衣服。
1. 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负笈不远险阻(背着) B. 题其衣裳(写)
C. 临终诫曰(最后) D. 更以静衣易之(更换)
2.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 或依林木之下(有时)
B. 以记其事(书上的)
C. 更以静衣易之(指任末)
D.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还,仍然)
3.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在文中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人就是要不断学习,否则能有什么成就?
B. 人不想努力学习,又怎能有什么成就?
C. 人连学习都不要,那怎能有什么成就?
D. 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
4. “暗则缕麻蒿以自照”正确的意思是 ( )
A. 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剖扎好的麻蒿条子来照明。
B. 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就点燃布缕和麻蒿来照明。
C. 草屋里光线太暗,就点燃一缕缕的麻蒿来照明。
D. 草屋里光线太暗,就点燃布缕和麻蒿来照明。
5. 下列分析,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
A. 任末认为,好学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
B.任末负笈求学,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为墨,映星望月,题衣记事,静衣更易,这些事例都表现了他的勤奋好学精神。
C. 任末用“行尸走肉”来鞭挞那些不要学习、庸碌无为的人,给“不学者”敲响了警钟。
D. 任末之所以能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勤奋学习,是因为他具有一心向学的精神。
[题解]
第1题。考查实词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误。
答案:C
第2题。考查虚词解释辨误。
答案:C
第3题。考查句义解释辨正。“何以”即“以何”,凭什么。
答案:D
第4题。考查句义解释辨正。前一分句是:“夜则映星望月”,可见“暗”是指“遇到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排除C D;“缕”作动词,可排除B项。
答案:A
第5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辨误。
答案:B
今日更新
-
一、1998年中考广西题《扁鹊见蔡桓公》
[2019-05-28]
-
(二) 捕捉信息
[2019-05-28]
-
(一) 把握题型
[2019-05-28]
-
(四) 鉴赏评价
[2019-05-28]
-
(三) 文言句式
[2019-05-28]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