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荠女·钱振锽

2024-12-07 可可诗词网-新课标中学生古诗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挑荠女·钱振锽

蓬头小女茅房住,东方明时挑菜去。

春寒少雨土脉坚,星星荠菜小如钱。

腹空惟有隔宵粥,日高挑得盈筐绿。

市人持秤不容情,两则有余斤不足。

得钱与母持换米,明日提筐还早起。

此诗在钱振锽《名山集》中是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之一,在诗人家乡阳湖(今常州市)一带广泛为人传诵。钱氏生当清末民初,因上疏言事不为用,乃弃官南归,以讲学著述为业。工诗善文,精于书画,名震东南;又好社会公益,广泛捐助乡里低层贫苦劳民,故倍受士人、民众称颂,有“民族诗人”、“民众诗人”之称。平日有所作,或写民众、或刺时事,多择宜者交乡里民众吟唱,《挑荠女》一诗亦属其一,因时人视作同调,故得传诵于众口。

此诗取一件旧时社会常见之生活断片,细加描述,厚积薄发,洞察常人视而不留意之细事,吟唱成诗,发人之所不能发。

村郊挑野菜,如挑野荠,是农家常事,或以佐餐,并不一定以此糊口。而诗中所记挑荠女,家住茅房,蓬头乱发,显系贫困之家小女。东方刚明,背筐挑菜,乃为生活困苦所逼。可以想像,这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贫女,提着竹筐,在拂晓中两眼惺忪地跨出黝黑的茅房,走向挑菜的田野时,必是于寒风中缩瑟不已。第一、二句写出小女之家贫无靠。“春寒少雨土脉坚,星星荠菜小如钱。”挑荠为养家糊口,可是,天不为济,春寒少雨,土质坚硬干旱,不利野荠生长,仅见如星星般稀疏,散于田野,个头又小如铜钱,何时能挑满一筐呢?“腹空惟有隔宵粥,日高挑得盈筐绿。”挑荠已艰难,还须忍饥挨饿,一早出门,尚未进食,腹中正饥;昨夜仅止喝点稀粥充饥,怎么熬得到今朝?须臾日已高照,长时挨饿,好容易挑满一筐绿油油的野荠,自喜可以归得家去,不再劳顿于野外、受春寒之冻苦了。但是,她尚不能归家休息,须售出换钱,再籴米以糊口。“市人持秤不容情,两则有余斤不足。”挑荠,天不助人;市售,又人情寡薄。收售者持秤斤斤计较,全不可怜挑荠女的艰辛,“盈筐绿”的野荠,经他们的挑挑拣拣,所余仅止几两,不足一斤。一晨辛劳,仅得此微薄的收益,其艰辛苦难之状,历历在目。“得钱与母持换米,明日提筐还早起。”总算换得几文铜钱,交与母亲,换些米来,赖以为活。今宵度过,那么明日呢?今日一早,天明即起挑荠,挑至日高,尚止这些“斤不足”之数。看来明日还得起身早些,以便多挑些,才能满斤,才能苦度一日。末句读来,尤令人不自禁地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时摆脱这等贫困与艰辛的生活羁绊?从挑荠女孩的生活,可见其家境之艰困贫穷,又可从此“茅房”之家,窥察社会之一斑。对于挑荠女来说,天非其时,地无其利,人亦勿和,今后还有一段漫长的生活道路,她将何以抗争?诗人恐已联想及此,不能回答,而留给读者去思索了。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