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

2019-05-27 可可诗词网-作文写作辞典 https://www.kekeshici.com

        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的主体记事,就是第一人称记事法。
        用第一人称记事法,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在文章中直接出现,进行叙述。
        从文章中“我”或“我们”的叙述身份与作者本身的身份之间的关系看,大体上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我”即作者。写真人真事的,一般记叙文,散文,日记,游记,书信,回忆录等,“我”就是作者。现在,有的文章不用“我”,直接用“笔者”叙述。
        ②“我”不是作者,而是故事中的虚构的人物。比如《孔乙己》中的“我”是酒店里的一个小伙计,《伤逝》中的“我”是“涓生”。“我”作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有的是主人公,有的是次要人物,作为事件发生的见证人,或者是全文的线索人物。
        ③ “我”不是作者,但是有作者某些经历、个性的“影子”,这是第一人称叙述的一种发展、“变通”,通过由“真”而“假”的艺术手法,给读者造成“我即作者”的错觉,从而获得那种独特的高度“真实”的表达效果。鲁迅的《一件小事》、《故乡》就有这种艺术境界。外国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复活》,小仲马的《茶花女》,也是这样。
        ④“我”是“物”。这是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用第一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写的是“我”的经历,所见所闻,一切经过“我”的眼睛的“折光”,“我”直接面对读者陈述,这样就缩短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可以使读者感到更为“真实”、“亲切”。这是第一人称叙述的优势。但是第一人称叙述也有局限。第一人称叙述的基本要求是“我”在场,直接介入,记叙所见所闻。只能写“我”“所见所闻”“能见能闻”的,一般不能直接写“我”“未见未闻”“难见难闻”的,如果要写,只能用猜想、推测或借叙。比如下面的记叙就有毛病。
        例1
          “啊! 一个小孩掉进河里了!”我和王刚同时惊叫起来。我不会游泳,脸也吓白了,不知所措。这时,王刚把我向旁边一推,一头扎入河中。……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就潜入水中。他伸开双臂四面摸索着,终于摸到掉入河中的小孩,他用右臂紧紧搂住小孩,用力向上一窜,就浮出了水面。小孩得救了,王刚心里乐滋滋的。

        例2
          在这寂静的夜晚,从一间房间里时常传出“蓬蓬蓬”的声音,一道道红光划破黑暗射向天空。随着每一下“蓬”声,操作者兴奋地向大家报告:“射中了!”我们循着声音走进房间,只见一群人正围着一架像大炮似的仪器忙碌着。

        用第一人称叙述,可写他人的外貌,但不能直接写“我”的外貌表情,因为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表情状况的,“脸也吓白了”,不妥;可写“我”的心理活动,“王刚心里乐滋滋”,“我”是体会不到的;写见闻,受到“我”的视线的限制。视线受距离的限制,还受到障碍物的限制。王刚在水中的行动,“我”无法看到。“我们”未进入房间前,也无法在门外“听出”、“看到”报告的人是“操作者”以及“兴奋”的情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