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称
以第二人称作为叙述的主体进行记事,就是第二人称记事法。
用第二人称叙述,大体上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你”(或“你们”)指代读者,直接和读者谈心,讨论问题,使读者倍感亲切。这往往在文章的片断中局部运用。
二是“你”不是指代读者,而是作品中的人物,同时有“我”出现。但是,这是与第一人称叙述法不同的,不是以“我”的眼光写“你”,而是立足点、观察点放在“你”的一边,以“你”的眼光来写“我”。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给亡妇》,主体是“你”,由“你”及“我”。
……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菜照例是你做,可是吃的都是我们;你至多夹上两三筷子就算了,你的菜做得不坏,有一位老在行大大地夸奖过你。你洗衣服也不错,夏天我的绸大褂大概总是你亲自动手。你在家老不乐意闲着;坐前几个“月子”,老是四五点就起床,说是躺着家里事没条没理的。其实你起来也还不是没条理;咱们家那么多孩子,哪儿来条理? 在浙江住的时候,逃过两回兵难,我都在北平。真亏你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末一回还要走多少里路,翻一道大岭。这两回差不多只靠你一个人。你不但带了母亲和孩子们,还带了我一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书的。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身子怎么经得住! 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
通篇用第二人称“你”,还有“谦”,用谈心的形式,表达“你”对“我”的诚挚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娓娓动听,亲切感人,这是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三是“你”不是指代读者,是作品中的人物,也没有“我”的出现。比如李株在《这样的战士》中,用“你”代替了何大庆同志。在和何大庆同志的亲切的谈话中,叙述了何大庆的革命功勋和牺牲经过,抒写了自己化悲愤为力量的情感,确能引起读者对何大庆的崇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果用“他”指代何大庆,以第三人称叙述,文章的感染力就要差得多了。
用第二人称叙述,大体上可分三种情况。
一是“你”(或“你们”)指代读者,直接和读者谈心,讨论问题,使读者倍感亲切。这往往在文章的片断中局部运用。
二是“你”不是指代读者,而是作品中的人物,同时有“我”出现。但是,这是与第一人称叙述法不同的,不是以“我”的眼光写“你”,而是立足点、观察点放在“你”的一边,以“你”的眼光来写“我”。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给亡妇》,主体是“你”,由“你”及“我”。
……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菜照例是你做,可是吃的都是我们;你至多夹上两三筷子就算了,你的菜做得不坏,有一位老在行大大地夸奖过你。你洗衣服也不错,夏天我的绸大褂大概总是你亲自动手。你在家老不乐意闲着;坐前几个“月子”,老是四五点就起床,说是躺着家里事没条没理的。其实你起来也还不是没条理;咱们家那么多孩子,哪儿来条理? 在浙江住的时候,逃过两回兵难,我都在北平。真亏你领着母亲和一群孩子东藏西躲的;末一回还要走多少里路,翻一道大岭。这两回差不多只靠你一个人。你不但带了母亲和孩子们,还带了我一箱箱的书;你知道我是最爱书的。在短短的十二年里,你操的心比人家一辈子还多;谦,你那样身子怎么经得住! 你将我的责任一股脑儿担负了去,压死了你;我如何对得起你!
通篇用第二人称“你”,还有“谦”,用谈心的形式,表达“你”对“我”的诚挚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娓娓动听,亲切感人,这是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三是“你”不是指代读者,是作品中的人物,也没有“我”的出现。比如李株在《这样的战士》中,用“你”代替了何大庆同志。在和何大庆同志的亲切的谈话中,叙述了何大庆的革命功勋和牺牲经过,抒写了自己化悲愤为力量的情感,确能引起读者对何大庆的崇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果用“他”指代何大庆,以第三人称叙述,文章的感染力就要差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