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孔乙己》、《范进中举》有感
【题目】
写一篇读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课之后的感想,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扣住两篇课文,联系实际,有叙有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南京市1984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作文试题。
【审题】
题型,自拟文题的材料作文。文体,议论文。审察题目,应把握以下四点: 1.从两篇课文中找出共同点发表感想,不能只联系一篇课文发表感想,因此要进行综合归纳;2.要从自己体会深刻的所在展开议论,从而由课文中引出自己的看法;3.要联系实际加以论述,不要不加阐发地复述课文,也不要离开课文架空议论,或泛泛而谈;4. 自拟题目,要扣住这是读两篇文章的感想这一特点。例如《死了的与活着的——读 〈孔乙己〉、〈范进中举〉有感》这个题目就较好,“死了的”顾及《孔乙己》,“活着的”顾及《范进中举》。
【构思】
一、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形式
关于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形式,有的老师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引——引出(交代)所读的原文,引述原文的材料,作为自己议论的依据,或者从原文直接引出自己的议论中心。这部分应用概述的方法来写。
议——分析原文的材料,对原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或揭示其精神实质,或剖析其蕴涵的哲理,这部分一般也应略写。要照应自己的议论中心。
联——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联系个人生活、思想实际。这部分应该详写,用自己的新鲜材料来论证中心论点,也往往是对原文的精神实质或哲理作引申、阐发。
结——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还可照应题目。
读后感是在深入阅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引起感想,然后发表感想的。那么怎样发表感想呢?一般是从原文引出中心论点,分析原文照应中心论点,联系实际阐明中心论点,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
二、把握两篇课文的共同点,确定中心议题,突出重点,发表感想。《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毒害。虽然,孔乙己和范进遭遇不同,“一个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因而被人奚落,最后遭丁举人的毒打致残而死,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幸而乡试中举,于是受人恭维、奉承,还为张乡绅所拉拢,最后则堕落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他们都热中于博取功名利禄,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已腐蚀了他们的灵魂。紧扣上述主旨,感应时代的脉搏,选取感发点。比如,由课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引出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课文中孔乙己、范进所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引出论述我们的学习的正确的目的性;由课文中孔乙己、范进的进学观,引出对当今“进学论”余毒的斥责; 等等。
三、对比,借鉴,警觉。有一份优秀答卷,拟题为: 《死了的与活着的——读 〈孔乙己〉、〈范进中举〉 有感》。先概述两篇文章的中心是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知识分子的毒害”,并围绕课文加以阐述。接着笔锋一转,联系现实,由古及今,从古今社会学习目的的本质不同进行剖析,指出单纯追求学历的思想的偏颇,应为祖国而勤奋学习。下面是“对比”、借鉴”的部分:
我们也在学习,也要考试,但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学习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我们却有着远大的目标,我们是为祖国而学。旧的科举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学历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人不就是把进重点,考大学作为自己水平的准绳吗?其实这是倒退的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却把自己束缚在一味“进学”的小圈子里,这算什么呢?孔乙己、范进等等都已经全部死去,他们身上所带的旧文人气质也不再复存。而我们不但肉体要活着,而且要更充实。旧的科举制度已毒死了不计其数的旧文人,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自己戴上“新科举制”的枷锁吗?不,决不能!
四、触及社会实际,针砭时弊。有题为《怎样对待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答卷,概述两篇课文的主旨,导入联系社会实际: 有人也许会说,那是封建教育的残害呀!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现实生活中就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吗?不,存在。然后触及社会实际,列举弊端,正面阐述,夹叙夹议地发表感想: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才,上大学,找好工作,这本是好的。可是有的家长,非强迫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并对孩子说: “你若是考不上大学,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考不上就别给我回来!”上大学去深造是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上的。有的人考上了大学,就如范进一样欣喜若狂,撒糖设宴,似乎一进大学门就算进了保险箱一样; 有的人落榜了,就不敢进家门,在社会上徘徊,甚至小小的年纪就走上绝路……这些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有待于解决的弊病吗?俗话说得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年青的朋友,你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做出自己的贡献嘛。最后,照应题旨,提出希望: 愿大家都来认真地探寻生活之路,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愿某些家长能冲破旧思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关题目辨思】
A. 范进的发疯说明了什么
这是定向写读后感,即阅读原作,根据文题,定向发表感想。文题是对“读《范进中举》有感”的限定,必须围绕“范进的发疯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来发表感想。范进的发疯是其追求功名利禄的结果,更是封建科举制度毒化读书人的恶果。一般可据此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下面是赵晓云的习作。
《范进中举》成功塑造了一个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范进的形象,他自20岁起屡试不第,苦苦挣扎直至垂老,一旦中举,竟喜极而疯。他的发疯是封建科举制度腐蚀他灵魂的结果,更是他追逐名利、艳羡富贵的恶果。
掩卷遐思,感慨万千。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读书人如痴如狂地追名逐利,将青春乃至大半生光阴浪费在科举考试上,即使屡次落第,受人白眼也痴迷不悟,梦呓着飞黄腾达,一旦贫困屈辱已成历史,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能不乐极生悲吗?范进的悲剧,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必然会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如今,封建时代和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但作为选拔人才的体制——中考高考制度还合理地发挥着作用。遗憾的是,今日的学子中仍有范进式的人物,他们从个人“功名” 出发,视 “进学” 为荣耀,年复一年地 “拼搏”不已。我校一名初三复读生,每年都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但仍“屡败屡战”,最终落得身心憔悴、整日枯坐的结局。多么可悲呀!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呢?华罗庚没上过大学,不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么?何况今日的中国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许多没有进过大学殿堂的改革家、企业家、发明家,同样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我们要正视自己,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在今天,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不断校正罗盘,调整坐标,在事业的海洋上扬帆前进!
本文联系现实中某些学生以 “进学” 为目标的现象,分析其动机和恶果,提出了要树立崇高理想的命题。结构采用惯用的“引、议、联、结”,在“联” 时,例证、引证,先反后正,条理清晰。
B. 从《画蛋·练功》想到的
——课本训练题。
本题原材料即课文。
介绍构思思路如下。
一、缩写原文,开通思路。写读后感,“读”——理解原文是基础。作为平日训练,通过缩写原文,把握主旨,理清原文的脉络,对开通“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思路是很有好处的。课本训练也是这样安排的。《画蛋·练功》练习二缩写训练: 按照文章阐述道理的层次,把本文缩写为200字左右的短文; 该单元练习: 从《画蛋·练功》想到的,写读后感。前者既是缩写,又是后者的铺垫。议论文缩写的要领,正如练习提示的那样:要按照文章阐述道理的层次来缩写。课文阐述道理的层次,中间的一个过渡段已经点明: 不但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的事情入手,就是取得卓越技能之后,也应该不断“练功”。作者是通过吴道子、达·芬奇画蛋等事例,阐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的功夫很重要,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的事情入手。进而用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盖叫天等事例,阐明艺术家要维持和发展艺术高水平,仍然要经常进行普普通通的练功。最后,阐明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都要做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
通过缩写,把握原文的论旨,理清原文阐述道理的层次,写读后感的思路也就畅通了。原文论述的道理,可以作为想开去的出发点,阐述的层次、脉络,可以作为读后感构思的借鉴。
二、阐释性地想。原文论述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就是取得了卓越技能之后,也必须不断‘练功’”。可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初学某门功课,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的重要,即使学了几年后,仍然要不断练基本功,练基本功应该贯串于学习的始终。
三、延伸性地想。原文的结论是:“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应该包含在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中。” 可以由此延伸想开去,这个结论有没有普遍性?如果有的话,不妨可以这样开始做文章: 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不仅应该包含在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中,而且也应该包含在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每一个人的整整一生中。一个人要学会生存,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要不断地做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
C. 说“护官符”——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课本训练题。
本题与A题近似,也是定向写读后感,应围绕“护官符”而感发。
下面是唐思的习作。
“护官符”,顾名思义乃保护官位(残害百姓)的“灵验方子”。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红楼梦》 的第四回写薛蟠因一丫头的缘故把乡宦之子冯渊活活打死。状子告到新任应天府尹贾雨村手中。贾雨村接受门子送上的“护官符”,自然包庇、袒护薛家(因为薛家也是“护官符” 上的名姓之一),仅轻罚凶手了事。他也因此受到上司的赏识。
好个“护官符”!它使死者不瞑目,使凶手逍遥法外。包庇坏人、取悦权贵、狼狈为奸,这就是封建社会“护官符” 的本质。
然而,在当今文明的社会里,现代化的 “护官符” 也不少见。正是这无形的人际关系 “圈子” 代替了原则与纪律。君不见等价交易,互相利用,贪污受贿,互相包庇的种种腐败现象令人发指吗?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虽流传的戏言,但从中可见 “任人唯亲”、“以我划线” 之一斑。这正是上述种种腐败现象的根源。如果没有“唯亲任人”就没有了 “保护圈”,也不敢随便胡作非为了。
诚然,古今“护官符”害人不浅。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杜绝当今“护官符” 及其危害,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本文通篇围绕“护官符” 写感想,切合题意。入题明快,先抓住“护官符”,以小说《红楼梦》第四回所写的事实剖析“护官符”的本质。然后联系实际,大胆地提出“现代化的‘护官符’”问题,并揭示其危害。最后表达杜绝现代“护官符”的意愿。
D.《工之侨献琴》读后感
阅读课文《工之侨献琴》后,写一则读后感。
——初中语文课本练习题。
审题: 题型,自拟文题材料作文。文体,议论文。题旨,根据寓言故事写读后感。
构思: 首先要领悟寓意。《工之侨献琴》是一则含有深刻讽刺意义的寓言。一张好琴,第一次呈献时,竟无人识货,不要它; 同样一张琴,经过伪装,再由贵人呈上,竟被认为是 “稀世之珍”。这就绝妙地讽刺了那种不识真货、盲目崇古的可笑行为。最后“莫不然矣”,进而讽刺并慨叹那个不重真才实学、竞为欺世盗名的世道。把握上述寓言,可以联系社会现象,确立论点,发表议论。
其次,选取角度。一般可从侧重 “国工” 或工之侨两者引发。国工以古为好的观点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造成的客观效果是求名不求实,可以《“崇古”与“崇洋”》、《“不古”与“不老”》等为题; 工之侨看出当时的世道之可悲,别具慧眼,远见卓识,但他避山隐居,消极逃遁,并不可取,可以《“入山”与“出山”》、《要做进击者》等为题。
再次列提纲,比如《“崇古” 与 “崇洋”》的提纲:
引论。从一琴两献的不同结果提出观点: 国工以 “古” 判琴之优劣,是重名失实、片面的。
本论。“金声玉应”之好琴,国工们不弹奏,不看内质,只看表象,随意把琴打入冷宫的做法,是形而上学、错误的。此类错误,导致混淆是非,抹煞人才,直至影响治国齐家。例如,赵王重名失实以赵括为将而败; 现实中某些人崇洋的怪象,一味以洋货为佳,以国货为劣。说明“崇古”“崇洋”是一对怪胎,根子都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绝对化。
结论。学习辩证法,掌握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片面性的错误。
E. “滥竽充数” 的启示
下面是一则寓言,读了以后,以《“滥竽充数” 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齐宣王叫人给他吹竽,每次总是叫三百人一齐吹。
这时有个南郭先生,去见宣王,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宣王很高兴,给他的待遇同那几百个人一样。
宣王死后,湣王登位。他喜欢听独奏,叫那些吹竽的人,一个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原来不会吹竽,这时只得偷偷的逃掉了。
——初中语文课本训练题。
审题: 题型,有文题的材料作文。文体,议论文,一故事一议。题旨,该单元的作文范围是一事一议,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宜分析寓意,揭示给人们有现实意义的教益,作为论点,进行论述。
构思: 一般可有分析地转述寓言故事,从分析中得出 “启示”,作为论点,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适当回应故事,加以论证,最后强调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构思。
一、从寓言的劝诫性方面构思。南郭先生“原来不会吹竽”,“混” 了一阵子,终于“混不下去了”,说明冒充、充数,最后总是混不下去的。可举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群体中充数,不称职的人占据职位,以假的冒充真的,以次的冒充好的,只能“充”一阵子,到头来既不利于人又荒废了自己的事例,告谕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要混饭吃。
二、联系《南郭后传》,从南郭知耻奋进,给现实中的“南郭”指出 “一条出路”方面构思。据《南郭后传》载,南郭先生离宫出走后,不甘沉沦,扎扎实实地进修吹竿专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后来又回到宫里,成了吹竽的高手。可以举现实中的这类事例,得出有益的启示: 我国时逢改革,各项工作开始进入 “独奏” 时代,但愿在各级 “乐队” 里混的南郭先生们,莫再 “滥竽充数” 了,应该效法 《后传》里的南郭先生知耻奋进,扎扎实实地学习 “吹竽”本领。
三、从齐宣王的大呼隆“管理体制” 方面构思。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充数”,并非一己之过,而是与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的大呼隆的 “管理体制”有关。可联系实际,说明大呼隆的管理体制浪费人才,不利于造就人才的弊病,得出必须进行改革的启示。
四、从齐湣王的“改革”方面构思。齐湣王登位,要竽手“一个个地吹给他听”,这对竽队管理体制是一个改革。可联系实际,从改革带来活力方面得出启示。南郭先生在“改革” 面前,自感不适应,便“不告而别”,自动地“清除” 了自己,离开竽队另谋生路,这也可得出启示。
五、从南郭的 “同竽”们的角度构思谈启示。其余吹竽的299人,对南郭充数是了解的,但既不向齐宣王禀告,又不帮助南郭提高技艺,漠然处之。可联系实际,分析“同竽”者漠然的原因。比如报上曾有一篇文章指出“同竽”们的“默然”,究其原因,有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 “不说为佳”的态度; 有的人学得了乌龟法,“得缩头来且缩头”; 有的人 “只栽花,不栽刺”,充当 “好好先生”,遇到矛盾绕道走; 还有的人从所谓“集体荣誉”出发,以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为主旨,遇事 “三缄其口”,等等。进而可以指出 “同竽”者这些 “公默先生”的危害——这也是造成“滥竽充数”现象的原因之一。最后可以提倡: 我们搞 “四化”,不需要 “公默先生”,而应该有众多的“公议先生”: 路不平,应 “不平则踩”; 事不平,当“不平则鸣”。
F. 《难和易》读后感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写一篇 《难和易》 的读后感,不能用诗歌形式写。
(附文《难和易》略,见课本。)
——1982年福建省高中招生考试作文题。
下面是优秀答卷。
《难和易》一文,篇幅虽短,却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我读此则短文,细细咀嚼,体会出这样一个道理,天下事是有难易之分的; 做了,“难” 就能转化为 “易”; 不做,就是“易” 的也会变成 “难”。
不是吗?从前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那个穷和尚凭着一瓶一钵云游了南海,而那个富和尚虽然很富有,却没有去成。
四川、南海,相隔千里。穷和尚去了,富和尚却去不成。可见,做与不做,大不一样。富和尚虽然比穷和尚具备较优裕的条件,但不去“做”,去云游南海一事终未成功。我想,这“做”与“不做”的道理对我们的事业不也有某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纵观历史上有许多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够正确对待 “做” 与“不做” 这一问题的。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是近代力学、光学、天文学的奠基人。也许你认为他从小一定是智慧超群的神童吧!其实不然,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智力迟钝,呆头呆脑的,曾经留过级,被老师认为是不可造就的人。但牛顿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能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勤勤恳恳地“做”科学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别人用一倍时间做一件事,我就用十倍的时间去做。”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大物理学家。有人曾请教牛顿为什么能够成功的问题,他幽默地说:“我一直想、想、想……”。“想、想、想……”这句颇为轻松的语言,包含着牛顿多少“做”的辛勤血汗啊!
我国大画家齐白石,他作的画之所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和他一生辛勤地“做”是分不开的。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说的“苦把时光挽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重视 “做” 是何等重要。但是,因为看不到 “做” 的必要性而埋没自己才干的,也不乏其人。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 “做” 得不够,或者放松了 “做”。
我国古代有一个秀才叫江淹,他很有才气,他的诗赋也曾轰动一时,但由于后来做了大官,耽于官场中的应酬,放松了学习,松懈了 “做”,使自己的才干衰退到和平常人无异。后人为了不重蹈江淹的覆辙,总结出一句成语叫“江郎才尽”。可见,“不做” 危害之大。
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也有一些人,他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才的条件也比别人好,他们虽然也想到事业,但往往因为缺乏“做”的行动而功亏一箦。《难和易》一文对这些人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清醒剂吗?另一方面,也有的人,他们虽然条件差一点儿,但因为能够持之以恒地“做”,终于在逆境中发愤成才,这种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在我们的学习中,应该大力提倡“做”,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本文紧扣原材料的主旨,鲜明地提出自己读后感悟到的道理。接着,举事例从正面论述坚持不懈地做,就能化难为易获得成功,继而引反例说明不 “做”就“难” 以成才。正反论证后联系实际,进一步强调了 “做” 的重要性。
G.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面镜子——读《我的叔叔于勒》
这是1984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后编入语文课本,作为课本训练题。
本题与A题、C题近似,也是定向写读后感,应定向于正标题。
下面是林晓燕的习作。
《我的叔叔于勒》描述了小市民菲利普夫妇日夜盼望着发财的亲弟弟于勒归来,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当他们偶然发现于勒落到卖牡蛎的地步时,就躲着他,咀咒他,无情地避开他……这一切的一切都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社会现实,应予以批判。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钱能使鬼推磨”,认钱不认人。人人为金钱而 “奋斗”,甚至为金钱干出伤天害理的事。影片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不是靠不择手段,利用郭燕(透露“秘密”)而搞垮 “对手” 的吗?
经济危机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生产过剩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另一边却是广大劳苦大众无钱购买生活必需品而受冻挨饿。剥削与被剥削所形成的 “反差” 令人触目惊心。
然而,当今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少年极力向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生活,认为那是“掏金者”的 “天堂”。他们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所用心。这是十分错误的。许多出国 “下海” 又半途而废“逃” 回来的人的经历不是正说明了这点吗?
我们透过《我的叔叔于勒》这面“镜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在新中国是多么幸福与自豪。
本文开头紧扣题目,概述小说情节,揭示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社会现实; 然后分析金钱至上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进而联系实际,批判我国少年人向往西方和“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潮,可惜这一部分缺乏具体分析论证; 最后再次扣题,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写一篇读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课之后的感想,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扣住两篇课文,联系实际,有叙有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400字左右。
——南京市1984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作文试题。
【审题】
题型,自拟文题的材料作文。文体,议论文。审察题目,应把握以下四点: 1.从两篇课文中找出共同点发表感想,不能只联系一篇课文发表感想,因此要进行综合归纳;2.要从自己体会深刻的所在展开议论,从而由课文中引出自己的看法;3.要联系实际加以论述,不要不加阐发地复述课文,也不要离开课文架空议论,或泛泛而谈;4. 自拟题目,要扣住这是读两篇文章的感想这一特点。例如《死了的与活着的——读 〈孔乙己〉、〈范进中举〉有感》这个题目就较好,“死了的”顾及《孔乙己》,“活着的”顾及《范进中举》。
【构思】
一、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形式
关于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形式,有的老师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
引——引出(交代)所读的原文,引述原文的材料,作为自己议论的依据,或者从原文直接引出自己的议论中心。这部分应用概述的方法来写。
议——分析原文的材料,对原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或揭示其精神实质,或剖析其蕴涵的哲理,这部分一般也应略写。要照应自己的议论中心。
联——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联系个人生活、思想实际。这部分应该详写,用自己的新鲜材料来论证中心论点,也往往是对原文的精神实质或哲理作引申、阐发。
结——总结全文,强化中心,还可照应题目。
读后感是在深入阅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引起感想,然后发表感想的。那么怎样发表感想呢?一般是从原文引出中心论点,分析原文照应中心论点,联系实际阐明中心论点,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论点。
二、把握两篇课文的共同点,确定中心议题,突出重点,发表感想。《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毒害。虽然,孔乙己和范进遭遇不同,“一个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因而被人奚落,最后遭丁举人的毒打致残而死,成了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一个幸而乡试中举,于是受人恭维、奉承,还为张乡绅所拉拢,最后则堕落为封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他们都热中于博取功名利禄,腐朽的剥削阶级思想已腐蚀了他们的灵魂。紧扣上述主旨,感应时代的脉搏,选取感发点。比如,由课文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引出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由课文中孔乙己、范进所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引出论述我们的学习的正确的目的性;由课文中孔乙己、范进的进学观,引出对当今“进学论”余毒的斥责; 等等。
三、对比,借鉴,警觉。有一份优秀答卷,拟题为: 《死了的与活着的——读 〈孔乙己〉、〈范进中举〉 有感》。先概述两篇文章的中心是 “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知识分子的毒害”,并围绕课文加以阐述。接着笔锋一转,联系现实,由古及今,从古今社会学习目的的本质不同进行剖析,指出单纯追求学历的思想的偏颇,应为祖国而勤奋学习。下面是“对比”、借鉴”的部分:
我们也在学习,也要考试,但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学习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我们却有着远大的目标,我们是为祖国而学。旧的科举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学历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人不就是把进重点,考大学作为自己水平的准绳吗?其实这是倒退的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却把自己束缚在一味“进学”的小圈子里,这算什么呢?孔乙己、范进等等都已经全部死去,他们身上所带的旧文人气质也不再复存。而我们不但肉体要活着,而且要更充实。旧的科举制度已毒死了不计其数的旧文人,难道在今天,我们还要自己戴上“新科举制”的枷锁吗?不,决不能!
四、触及社会实际,针砭时弊。有题为《怎样对待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答卷,概述两篇课文的主旨,导入联系社会实际: 有人也许会说,那是封建教育的残害呀!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现实生活中就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吗?不,存在。然后触及社会实际,列举弊端,正面阐述,夹叙夹议地发表感想:有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才,上大学,找好工作,这本是好的。可是有的家长,非强迫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并对孩子说: “你若是考不上大学,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考不上就别给我回来!”上大学去深造是件好事,但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上的。有的人考上了大学,就如范进一样欣喜若狂,撒糖设宴,似乎一进大学门就算进了保险箱一样; 有的人落榜了,就不敢进家门,在社会上徘徊,甚至小小的年纪就走上绝路……这些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有待于解决的弊病吗?俗话说得好: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年青的朋友,你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做出自己的贡献嘛。最后,照应题旨,提出希望: 愿大家都来认真地探寻生活之路,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愿某些家长能冲破旧思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关题目辨思】
A. 范进的发疯说明了什么
这是定向写读后感,即阅读原作,根据文题,定向发表感想。文题是对“读《范进中举》有感”的限定,必须围绕“范进的发疯说明了什么”这个问题来发表感想。范进的发疯是其追求功名利禄的结果,更是封建科举制度毒化读书人的恶果。一般可据此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下面是赵晓云的习作。
《范进中举》成功塑造了一个热衷功名的知识分子——范进的形象,他自20岁起屡试不第,苦苦挣扎直至垂老,一旦中举,竟喜极而疯。他的发疯是封建科举制度腐蚀他灵魂的结果,更是他追逐名利、艳羡富贵的恶果。
掩卷遐思,感慨万千。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的毒害,读书人如痴如狂地追名逐利,将青春乃至大半生光阴浪费在科举考试上,即使屡次落第,受人白眼也痴迷不悟,梦呓着飞黄腾达,一旦贫困屈辱已成历史,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能不乐极生悲吗?范进的悲剧,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必然会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如今,封建时代和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但作为选拔人才的体制——中考高考制度还合理地发挥着作用。遗憾的是,今日的学子中仍有范进式的人物,他们从个人“功名” 出发,视 “进学” 为荣耀,年复一年地 “拼搏”不已。我校一名初三复读生,每年都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但仍“屡败屡战”,最终落得身心憔悴、整日枯坐的结局。多么可悲呀!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呢?华罗庚没上过大学,不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么?何况今日的中国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许多没有进过大学殿堂的改革家、企业家、发明家,同样为国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见,我们要正视自己,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在今天,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不断校正罗盘,调整坐标,在事业的海洋上扬帆前进!
本文联系现实中某些学生以 “进学” 为目标的现象,分析其动机和恶果,提出了要树立崇高理想的命题。结构采用惯用的“引、议、联、结”,在“联” 时,例证、引证,先反后正,条理清晰。
B. 从《画蛋·练功》想到的
——课本训练题。
本题原材料即课文。
介绍构思思路如下。
一、缩写原文,开通思路。写读后感,“读”——理解原文是基础。作为平日训练,通过缩写原文,把握主旨,理清原文的脉络,对开通“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思路是很有好处的。课本训练也是这样安排的。《画蛋·练功》练习二缩写训练: 按照文章阐述道理的层次,把本文缩写为200字左右的短文; 该单元练习: 从《画蛋·练功》想到的,写读后感。前者既是缩写,又是后者的铺垫。议论文缩写的要领,正如练习提示的那样:要按照文章阐述道理的层次来缩写。课文阐述道理的层次,中间的一个过渡段已经点明: 不但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的事情入手,就是取得卓越技能之后,也应该不断“练功”。作者是通过吴道子、达·芬奇画蛋等事例,阐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的功夫很重要,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的事情入手。进而用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盖叫天等事例,阐明艺术家要维持和发展艺术高水平,仍然要经常进行普普通通的练功。最后,阐明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都要做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
通过缩写,把握原文的论旨,理清原文阐述道理的层次,写读后感的思路也就畅通了。原文论述的道理,可以作为想开去的出发点,阐述的层次、脉络,可以作为读后感构思的借鉴。
二、阐释性地想。原文论述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就是取得了卓越技能之后,也必须不断‘练功’”。可联想到自己的学习,初学某门功课,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的重要,即使学了几年后,仍然要不断练基本功,练基本功应该贯串于学习的始终。
三、延伸性地想。原文的结论是:“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应该包含在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中。” 可以由此延伸想开去,这个结论有没有普遍性?如果有的话,不妨可以这样开始做文章: 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不仅应该包含在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中,而且也应该包含在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每一个人的整整一生中。一个人要学会生存,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要不断地做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
C. 说“护官符”——读《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课本训练题。
本题与A题近似,也是定向写读后感,应围绕“护官符”而感发。
下面是唐思的习作。
“护官符”,顾名思义乃保护官位(残害百姓)的“灵验方子”。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红楼梦》 的第四回写薛蟠因一丫头的缘故把乡宦之子冯渊活活打死。状子告到新任应天府尹贾雨村手中。贾雨村接受门子送上的“护官符”,自然包庇、袒护薛家(因为薛家也是“护官符” 上的名姓之一),仅轻罚凶手了事。他也因此受到上司的赏识。
好个“护官符”!它使死者不瞑目,使凶手逍遥法外。包庇坏人、取悦权贵、狼狈为奸,这就是封建社会“护官符” 的本质。
然而,在当今文明的社会里,现代化的 “护官符” 也不少见。正是这无形的人际关系 “圈子” 代替了原则与纪律。君不见等价交易,互相利用,贪污受贿,互相包庇的种种腐败现象令人发指吗?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虽流传的戏言,但从中可见 “任人唯亲”、“以我划线” 之一斑。这正是上述种种腐败现象的根源。如果没有“唯亲任人”就没有了 “保护圈”,也不敢随便胡作非为了。
诚然,古今“护官符”害人不浅。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杜绝当今“护官符” 及其危害,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本文通篇围绕“护官符” 写感想,切合题意。入题明快,先抓住“护官符”,以小说《红楼梦》第四回所写的事实剖析“护官符”的本质。然后联系实际,大胆地提出“现代化的‘护官符’”问题,并揭示其危害。最后表达杜绝现代“护官符”的意愿。
D.《工之侨献琴》读后感
阅读课文《工之侨献琴》后,写一则读后感。
——初中语文课本练习题。
审题: 题型,自拟文题材料作文。文体,议论文。题旨,根据寓言故事写读后感。
构思: 首先要领悟寓意。《工之侨献琴》是一则含有深刻讽刺意义的寓言。一张好琴,第一次呈献时,竟无人识货,不要它; 同样一张琴,经过伪装,再由贵人呈上,竟被认为是 “稀世之珍”。这就绝妙地讽刺了那种不识真货、盲目崇古的可笑行为。最后“莫不然矣”,进而讽刺并慨叹那个不重真才实学、竞为欺世盗名的世道。把握上述寓言,可以联系社会现象,确立论点,发表议论。
其次,选取角度。一般可从侧重 “国工” 或工之侨两者引发。国工以古为好的观点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造成的客观效果是求名不求实,可以《“崇古”与“崇洋”》、《“不古”与“不老”》等为题; 工之侨看出当时的世道之可悲,别具慧眼,远见卓识,但他避山隐居,消极逃遁,并不可取,可以《“入山”与“出山”》、《要做进击者》等为题。
再次列提纲,比如《“崇古” 与 “崇洋”》的提纲:
引论。从一琴两献的不同结果提出观点: 国工以 “古” 判琴之优劣,是重名失实、片面的。
本论。“金声玉应”之好琴,国工们不弹奏,不看内质,只看表象,随意把琴打入冷宫的做法,是形而上学、错误的。此类错误,导致混淆是非,抹煞人才,直至影响治国齐家。例如,赵王重名失实以赵括为将而败; 现实中某些人崇洋的怪象,一味以洋货为佳,以国货为劣。说明“崇古”“崇洋”是一对怪胎,根子都是形而上学,片面性,绝对化。
结论。学习辩证法,掌握判断事物的客观标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少犯或不犯片面性的错误。
E. “滥竽充数” 的启示
下面是一则寓言,读了以后,以《“滥竽充数” 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齐宣王叫人给他吹竽,每次总是叫三百人一齐吹。
这时有个南郭先生,去见宣王,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宣王很高兴,给他的待遇同那几百个人一样。
宣王死后,湣王登位。他喜欢听独奏,叫那些吹竽的人,一个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原来不会吹竽,这时只得偷偷的逃掉了。
——初中语文课本训练题。
审题: 题型,有文题的材料作文。文体,议论文,一故事一议。题旨,该单元的作文范围是一事一议,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宜分析寓意,揭示给人们有现实意义的教益,作为论点,进行论述。
构思: 一般可有分析地转述寓言故事,从分析中得出 “启示”,作为论点,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适当回应故事,加以论证,最后强调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具体构思。
一、从寓言的劝诫性方面构思。南郭先生“原来不会吹竽”,“混” 了一阵子,终于“混不下去了”,说明冒充、充数,最后总是混不下去的。可举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群体中充数,不称职的人占据职位,以假的冒充真的,以次的冒充好的,只能“充”一阵子,到头来既不利于人又荒废了自己的事例,告谕人们要有真才实学,不要混饭吃。
二、联系《南郭后传》,从南郭知耻奋进,给现实中的“南郭”指出 “一条出路”方面构思。据《南郭后传》载,南郭先生离宫出走后,不甘沉沦,扎扎实实地进修吹竿专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后来又回到宫里,成了吹竽的高手。可以举现实中的这类事例,得出有益的启示: 我国时逢改革,各项工作开始进入 “独奏” 时代,但愿在各级 “乐队” 里混的南郭先生们,莫再 “滥竽充数” 了,应该效法 《后传》里的南郭先生知耻奋进,扎扎实实地学习 “吹竽”本领。
三、从齐宣王的大呼隆“管理体制” 方面构思。南郭先生之所以能“充数”,并非一己之过,而是与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的大呼隆的 “管理体制”有关。可联系实际,说明大呼隆的管理体制浪费人才,不利于造就人才的弊病,得出必须进行改革的启示。
四、从齐湣王的“改革”方面构思。齐湣王登位,要竽手“一个个地吹给他听”,这对竽队管理体制是一个改革。可联系实际,从改革带来活力方面得出启示。南郭先生在“改革” 面前,自感不适应,便“不告而别”,自动地“清除” 了自己,离开竽队另谋生路,这也可得出启示。
五、从南郭的 “同竽”们的角度构思谈启示。其余吹竽的299人,对南郭充数是了解的,但既不向齐宣王禀告,又不帮助南郭提高技艺,漠然处之。可联系实际,分析“同竽”者漠然的原因。比如报上曾有一篇文章指出“同竽”们的“默然”,究其原因,有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 “不说为佳”的态度; 有的人学得了乌龟法,“得缩头来且缩头”; 有的人 “只栽花,不栽刺”,充当 “好好先生”,遇到矛盾绕道走; 还有的人从所谓“集体荣誉”出发,以 “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为主旨,遇事 “三缄其口”,等等。进而可以指出 “同竽”者这些 “公默先生”的危害——这也是造成“滥竽充数”现象的原因之一。最后可以提倡: 我们搞 “四化”,不需要 “公默先生”,而应该有众多的“公议先生”: 路不平,应 “不平则踩”; 事不平,当“不平则鸣”。
F. 《难和易》读后感
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写一篇 《难和易》 的读后感,不能用诗歌形式写。
(附文《难和易》略,见课本。)
——1982年福建省高中招生考试作文题。
下面是优秀答卷。
《难和易》一文,篇幅虽短,却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我读此则短文,细细咀嚼,体会出这样一个道理,天下事是有难易之分的; 做了,“难” 就能转化为 “易”; 不做,就是“易” 的也会变成 “难”。
不是吗?从前四川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那个穷和尚凭着一瓶一钵云游了南海,而那个富和尚虽然很富有,却没有去成。
四川、南海,相隔千里。穷和尚去了,富和尚却去不成。可见,做与不做,大不一样。富和尚虽然比穷和尚具备较优裕的条件,但不去“做”,去云游南海一事终未成功。我想,这“做”与“不做”的道理对我们的事业不也有某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纵观历史上有许多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够正确对待 “做” 与“不做” 这一问题的。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是近代力学、光学、天文学的奠基人。也许你认为他从小一定是智慧超群的神童吧!其实不然,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智力迟钝,呆头呆脑的,曾经留过级,被老师认为是不可造就的人。但牛顿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能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勤勤恳恳地“做”科学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别人用一倍时间做一件事,我就用十倍的时间去做。”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大物理学家。有人曾请教牛顿为什么能够成功的问题,他幽默地说:“我一直想、想、想……”。“想、想、想……”这句颇为轻松的语言,包含着牛顿多少“做”的辛勤血汗啊!
我国大画家齐白石,他作的画之所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和他一生辛勤地“做”是分不开的。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说的“苦把时光挽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重视 “做” 是何等重要。但是,因为看不到 “做” 的必要性而埋没自己才干的,也不乏其人。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 “做” 得不够,或者放松了 “做”。
我国古代有一个秀才叫江淹,他很有才气,他的诗赋也曾轰动一时,但由于后来做了大官,耽于官场中的应酬,放松了学习,松懈了 “做”,使自己的才干衰退到和平常人无异。后人为了不重蹈江淹的覆辙,总结出一句成语叫“江郎才尽”。可见,“不做” 危害之大。
在我们现实生活之中,也有一些人,他们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才的条件也比别人好,他们虽然也想到事业,但往往因为缺乏“做”的行动而功亏一箦。《难和易》一文对这些人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清醒剂吗?另一方面,也有的人,他们虽然条件差一点儿,但因为能够持之以恒地“做”,终于在逆境中发愤成才,这种人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在我们的学习中,应该大力提倡“做”,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本文紧扣原材料的主旨,鲜明地提出自己读后感悟到的道理。接着,举事例从正面论述坚持不懈地做,就能化难为易获得成功,继而引反例说明不 “做”就“难” 以成才。正反论证后联系实际,进一步强调了 “做” 的重要性。
G.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面镜子——读《我的叔叔于勒》
这是1984年山西省中考作文题,后编入语文课本,作为课本训练题。
本题与A题、C题近似,也是定向写读后感,应定向于正标题。
下面是林晓燕的习作。
《我的叔叔于勒》描述了小市民菲利普夫妇日夜盼望着发财的亲弟弟于勒归来,以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而当他们偶然发现于勒落到卖牡蛎的地步时,就躲着他,咀咒他,无情地避开他……这一切的一切都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社会现实,应予以批判。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钱能使鬼推磨”,认钱不认人。人人为金钱而 “奋斗”,甚至为金钱干出伤天害理的事。影片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不是靠不择手段,利用郭燕(透露“秘密”)而搞垮 “对手” 的吗?
经济危机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治之症,生产过剩导致产品大量积压,另一边却是广大劳苦大众无钱购买生活必需品而受冻挨饿。剥削与被剥削所形成的 “反差” 令人触目惊心。
然而,当今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少年极力向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生活,认为那是“掏金者”的 “天堂”。他们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所用心。这是十分错误的。许多出国 “下海” 又半途而废“逃” 回来的人的经历不是正说明了这点吗?
我们透过《我的叔叔于勒》这面“镜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我们深深地感到生活在新中国是多么幸福与自豪。
本文开头紧扣题目,概述小说情节,揭示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社会现实; 然后分析金钱至上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进而联系实际,批判我国少年人向往西方和“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潮,可惜这一部分缺乏具体分析论证; 最后再次扣题,并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今日更新
-
我的一次发现
[2019-06-01]
-
我成长中的二三事
[2019-06-01]
-
今日家事
[2019-06-01]
-
喜事一件接一件
[2019-06-01]
-
这件事在我的记忆深处
[2019-06-0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