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023-04-11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解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描写杜甫的草堂被大风吹去屋顶上的茅草 , 又赶上秋雨绵绵, 一家人长夜难眠的困苦情形。 作者具体地描绘了自己生活的困苦, 这也应看做是现实主义的写法。 但作者并未停留在表现自己的困苦上, 而是进一步想到战乱中的贫苦人民, 希望他们有安定与和平的生活, 自己即使被冻死也毫无遗憾。 这种关心人民疾苦的精神, 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体现。 所以本诗体现了杜甫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沉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这首诗可分四个层次。由篇首至“下者飘转沉塘坳”为第一层次,叙写大风破屋之事。借茅草被风卷起的一系列的动态描写,表现出诗人的焦急和怨愤,引发人们的共鸣。从“南村群童”到“归来倚仗自叹息”为第二层次,写孩童抱茅而去之事,但诗人主旨是写自己年老体衰、无力无能,对茅草的珍惜正反映了诗人穷困,而群童冒狂风抱茅草,也正是家境贫困的体现。诗人的依杖叹息,应该是既有对自己穷老命运的哀叹,也有对四海皆贫穷这一普通社会现实的哀叹。从“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为第三层次,写屋破又逢大雨的苦况。在这一层里,愁阴天气的描写既是诗人惨淡心境的写照,又预示了大雨将至的事实。诗人的茅屋内雨脚如麻,破被冷似铁,国事的烦扰本来已使作者忧愁难眠了,而生活的苦境更使诗人既盼天亮又盼雨停,根本无法入睡了。第四层次由“安得广厦”至篇末,这一层写诗人的希望,展示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诗人由自身的痛苦,联想到天下寒士的痛苦。诗人描写个人痛苦正是为了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感情的抒发远远超出了一己之私,表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炽热的情怀。
 
         这首诗感情抒发由己及人,由小到大。随着句意的转换更换韵脚,用韵与感情抒发和谐一致,用语精炼,叙事准确。
 
【全诗】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秋高:秋深。号(háo):长声呼叫,这里指风声很大。
 
三重(chóng)茅: 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挂罥(juàn):挂结。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出强盗行径。入竹去:走进竹林去。 呼不得:喝止不住。
 
倚(yǐ)杖:拄着拐杖。
 
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 刻之间。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
 
布衾(qīn):棉被。恶卧:睡 觉时不安静,胡蹬乱踢。踏里裂:将被的里子蹬破。床头屋漏:泛指整个 屋子。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 雨脚:密集落地的雨点。断绝:屋子里停止漏水。
 
丧(sāng)乱:战乱,指 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才能熬到天亮呢?
 
彻,通,这里指彻夜、通宵的 意思。
 
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宽敞的大屋。
 
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 起来。庇,遮蔽、掩护。寒士: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一同。
 
突兀(wù): 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见(xiàn):同“现”,出现。庐:简陋的房 子。足:甘心,没有怨言。
 
 
【大意】八月深秋,秋风呼啸着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有的飞过 江去,有的就落在江边。飞得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飞得低的飘洒沉落 在低洼的池塘。南村的一群小孩子欺负我年老无力,居然忍心当面像强 盗一样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口干舌燥也 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过了一会儿,风停了,乌云黑得像 墨一样。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去。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 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时胡蹬乱踢,把被的里子也蹬破了。整个屋子没 有干燥一点的地方,雨滴像麻线一样连绵不断。我自从经过安史之乱后 就很少睡过安稳觉,这样漫漫长夜,到处湿漉漉的,我怎能挨到天亮! 怎 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将天下间贫苦的读书人都遮盖起 来,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不论刮风下雨,房子都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风吹破, 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啊
 
 
【赏析】
 
“安史之乱”后,杜甫到处流浪,生活贫困潦倒。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杜甫寓于成都,经友人帮助得在浣花溪旁营建了几间草屋住着。这就是后人以崇敬心情去瞻仰的所谓“成都草堂”,或云“浣花草堂”。就在草堂刚刚盖好的当年八月间,遭到一场罕见的暴雨狂风的袭击,茅屋为这场狂风所破,房中凄雨淋漓,家人彻夜难眠,诗人对此感慨不已。于是,他写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大家熟知的名作,早已收入中学语文教材,同时,这首诗语言通俗好懂,文字障碍不多。因此,这里我不作逐字逐句的详释,只作一简要的赏析,帮助大家进一步去体悟它的意蕴和诗味。
 
* * * *
 
《杜诗详注》的作者仇兆鳌在诗尾有一个注云:“此章,前后三段,各五句,中段八句。”
 
从诗歌内容看,这个意见是对的。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分段逐段加以简要诠释和鉴赏。
 
 
首段:记狂风破屋之况
 
诗人在这里竭力描写的,只有两个字:紧张。为此,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加以渲染。你看——
 
一、在用事上,加以渲染。把秋风破屋这件事,写得猛烈狂暴,写得极度紧张,写得异常混乱,写得万分痛伤。这一系列的描绘,就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
 
二、在用景上,加以描写。先写秋高之景,天阔之貌和风势之狂;同时,还写了“洒江郊”、“挂林梢”和“沉塘坳”等等风袭茅屋的惨况。
 
三、为了这个“紧张”,又在用词上加以突出。于是,诗中就出现了若干具有强烈动感的词语。如:怒号,飞渡,卷屋和飘转等等,都有助于长其风势,显出其色彩。
 
四、最后,诗人还在用韵上,进一步加以渲染。这段所押的五个韵字,都是有助于诗情、诗义的发挥的。比如:号、茅、郊、梢、坳,句句连押,又都是上平声,造成一种急剧的节奏,读起来如象声词,真若狂风怒号,呼呼击耳,令人有如身历其境,毛骨悚然。
 
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了大风狂暴之势,实在吓人;破屋难救之状,真正伤心。总而言之,突出一个词:紧张。诗人在这段描写中,紧扣“秋风破屋”这个诗题,的确是很成功的。
 
 
次段:叹顽童凌侮之状
 
上一段写的是人与天的矛盾。这一段则转入人与人之争斗,就是写“茅屋为秋风所破”之后,屋主与村童之间的“夺草之争”。诗人用传神之笔,写了群童同屋主争夺茅草而展开的一场令人可叹、可恶而又可笑的争斗。你看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一、可叹——狂风刮坏了新盖的屋顶,可叹也;群童却抱茅逃往竹林,实在可叹也;年老无力追不上,弄得唇焦口燥,那是更为可叹了也!
 
二、可恶(ù)——人们见“难”不救,已算可恶了;顽童趁“风”打劫,更加可恶! 而且公然抱着茅草大模大样地气惹屋主,屋主竟然喊干了口水,也不予理睬,还不可恶之极了吗?
 
三、至于可笑——可叹、可恶,在诗里是明明写着的,一看即在眼前;而“可笑”的样子,在诗中似乎不曾见到。但是,只要你好好地去找一找,再冷静地想一想,那么,这个“笑”字,也就会从字里行间跳了出来。试想:
 
当你们面前出现了一个老头同一群稚童,为了一把茅草而争得你死我活的场景时,还不令人可笑吗?特别是在诗人笔下的那班村童的顽皮动作,那种淘气的样子,那股傻稚的神情,有谁能不为诗笔的幽默而忍住发笑呢。因为,作为一位以忧国忧民著称的伟大诗人杜甫,当然理解“村童抢茅”事件的深刻社会原因的。因此,诗中那种谴责,决不是认真的,我们也不要当真去看。对于这一点的分析,如果不信,不妨等一等,读到此诗最后会给你证实的。
 
 
第三段:伤夜雨侵迫之苦
 
上一段,借助“叹”、“恶”、“笑”三个字,表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和良苦用心。而这一段篇幅最长,八句五十六个字,但真正着力写的只有这样三个字:雨、漏、旧。并从中突出一个“愁”。
 
雨——在字面上看,诗中写“雨”只有一句“雨脚如麻未断绝”,说雨下得“密而绵”。但是,从诗的前后句来看,就知道这场雨,也如风一样,十分恼人、吓人。你瞧,开头那个声势蛮厉害:风骤定,云墨色,昏天黑地,漠漠一片,都是大雨将至的征兆。加上,对“漏雨”的描写,充分说明了这是一场雨势急骤、雨量甚大的罕见的倾盆暴雨。
 
漏——诗中着墨无多,只用了“屋漏无干处”几个字。这是因为前边早已讲清楚,连屋盖也为狂风所破了,还用得着在“漏”字上多化唇舌吗?诗人有意把篇幅留给了“旧”字。
 
旧——但是,真奇,整段诗句中却没有出现这个“旧”字,而是一个更传神、更丰富的“铁”字来体现它。你想:布衾旧得滑似铁,被棉坚(实)得硬似铁,棉被湿得冷似铁,还不够破旧吗?再加上“踏里裂”,被子旧得不堪一踢,一伸脚就破一片,确实是十分破旧了吧! 诗人揀了这个“铁”字来形容“被子陈旧”,可以说是“入木十分”,深刻极了,它可以引起人们多少联想啊! 因为,连夜夜不离身的人们最基本(最起码)的必需品,尚且如此陈腐不堪,足见其家境贫寒到何种田地!
 
诗人所以要写“雨”、“漏”、“旧”三个字,主要目的是要突出这段诗的中心思想:愁。他有何愁呢?
 
他写了因狂风破屋而愁;他写了为夜雨漏床而愁;他也写了因衾旧难盖而愁;他还写了恐长夜不明而愁。愁、愁、愁,一句话,就是因穷而愁。那么,诗人是否仅仅为了眼前不幸和自己潦倒而发愁呢?答案:是的,又不是的。为什么? 因为杜甫一生过着贫困生涯,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诗人飘泊西南各地,处境确实艰难异常。但是,他的忧国忧民的可贵精神,却是至死未灭。对此,在本诗的末段,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
 
 
最后一段:表“有望衣被天下”之志
 
比杜甫稍后的中唐大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新制布裘》)这原是白乐天祖杜诗之意而精撰的名句。现在,正好借为概括杜甫这一段的诗意。其实,何止于此,也是全诗的题旨所在。因为诗人就在这里,用了两句警语,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来点破全诗的主题。
 
有人也许会说,诗人的思路挺怪:一下穷死,一下乐极,未免有点异想天开。假如我们认真加以推究,就会觉得这首诗在最后出现的这个“大转弯”,实在并不突然,却是很自然的。你想,诗人由目前的灾难回忆到过去的不幸,从个人的遭遇联想到“天下寒士”的悲惨生活,作为一位伟大爱国爱民诗人的杜甫,这是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这样,才是奇怪的。
 
大家知道,“匡世济民”、“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一贯的政治主张,是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杜诗中经常地、反复表现的最重要的主题。这个光辉思想,当然不是仅仅在一个不眠长夜坐思的结果,而是诗人奋斗一生所得到的最伟大、最宝贵的思想财富。
 
由上可以看见,杜甫这首诗的一个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把描写、抒情和言志三者紧密结合,并围绕着主题进行巧妙的安排与运用。它以“单刀直入”方式写实开了头,又用“画龙点睛”方法的表志结尾,中间适时地插进描、叙、议的交错使用法,让诗歌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描写不琐碎,言志不空泛,抒情有依据,并成为一首既是现实主义,又带着浓浓浪漫色彩的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