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选一)》注释和评析

2023-12-21 可可诗词网-诗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黑云翻墨未遮山②,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① 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五代时吴越王钱俶所建,又名看经楼、先德楼。 苏轼熙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醉中共作绝句五首,这里选第一首。
        ② 翻墨:比喻乌云像泼翻的墨汁。
        【评析】
        苏轼来到杭州后,面对着西湖秀丽的山水,他的心深深地陶醉了。他的故乡四川眉山是以风景美丽著称的,可是现在看到西湖的美景,他却感叹到:“故乡无此好湖山”!他甚至表示死后也愿葬在这里:“平生所乐在吴会,老死欲葬杭与苏。”每当公余闲暇,他便和同僚们一起游览西湖,徜徉在山水之间,留连忘返,并写下了许多歌咏西湖的优美诗篇。
        熙宁五年(1072)的六月二十七日,苏轼乘舟游赏西湖,第一次看到夏日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后至望湖楼畅饮大醉,醉后写下一组绝句,这就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写西湖夏日的骤雨,景物的特点抓得非常准。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写浓云远起。“翻墨”,是比喻大块的乌云像泼翻的墨汁一样黑;“未遮山”,是说乌云未合,不过是陡然飘来几块积雨云,远处的山头并未遮尽。这两个词表现夏天阵雨的乌云非常准确,因为冬春的阴云是灰色的,绝不会有“泼墨”一般的颜色;秋天的阴云虽有深黑时,但却布满天空,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而不会出现“未遮山”的情况。只有盛夏之际,才会有这样几块忽然而至、黑如泼墨的雨云。所以全诗的第一句,就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夏天阵雨的特点,而“未遮山”一语,还为后面的“卷地风来忽吹散”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写暴雨骤至。“白雨”一词,用得极新鲜又极贴切。春雨如丝,秋雨如雾,都不会像夏日的暴雨那样,下成“白雨”。作者此次西湖之游,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七日,正当三伏盛夏,只有在这个季节里,雨才会下成白花花的一片,好象一道白色的雨幕,将远处的山水楼台完全遮住。一个“白”字,确实是抓住了夏日暴雨的特点。
        由于“白雨”遮断了作者的视线,所以对于这场雨的具体描写,就只有写眼前的“跳珠乱入船”五个字。夏日的暴雨,不同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也不同于“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雨,当骤雨初至时,那雨点是又大又猛的,落在湖面上,犹如溅起千万颗晶莹的珍珠,带着噼里啪啦的响声,跳入船舱中。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图画!有形象,有色泽,有声音,有动态,真是把夏日暴雨的雨景写得活灵活现、如在目前。
        然而这毕竟是一场阵雨,它既不会像春雨那样“霏霏”飘洒,也不会像秋雨那样“绵绵”不已。它来得快,去得也快。“卷地风来忽吹散”,一阵风吹过,这“未遮山”、没有根脚的乌云便荡然飘散,西湖上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是一派晴空丽日了。此诗第一句写云聚,这一句写云散;一个“忽”字,好象是表示意外,实际上把夏日阵雨的骤起骤止、来去倏忽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第四句:“望湖楼下水如天”,写雨后西湖的景色。雨过天晴,湖面更加平阔,从望湖楼上向西湖望去,只见一碧万顷的湖水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湛蓝深邃。“水如天”三个字,描绘出一幅水天映接、碧波荡漾的图画,与前面的风起云涌、暴雨骤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令人心旷神怡。柳宗元《别宗》诗中有“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的诗句,李贺《贝夫人》诗中亦有“空光帖妥水如天”这样的话,苏轼显然是有所借鉴的。但用“水如天”三字来描写骤雨初晴的西湖,却使人感到更真实、更贴切;而连续三个“动”的画面之后,忽用这样一个“静”的画面作结,又使此诗表现出了悠然不尽的情致。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突出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善于用变换的画面来表现动态的景物。这首诗极短,只有四句,但一句一景,分别写云、雨、风、水,画面迅速地更迭变换,接得快,转得更快,如同风流云散,与夏日暴雨的骤起骤止、忽来忽去正相一致。使读者读此诗如同经此雨,能够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快感。作者在描写这些不同的画面时,砍掉了其间的衔接、转换的部分,使得文字极其精练;而砍掉的部分,又正可以通过读者的想象去补充。这样的处理方法,显示了作者高明的艺术腕力。
        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语言的准确、生动。作者善于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征,使用既新鲜又贴切的比喻来进行描写,所谓“随手拈出,皆得西湖之神”(王文浩语),所以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如诗中用“翻墨”来形容乌云的颜色,用“白雨”来形容暴雨的密集如注,用“跳珠”来表现水花溅入船舱的动态,用“未遮山”、“忽吹散”写夏日骤雨的忽来忽去,用“水如天”来表现雨后西湖的水满波平,都写得细致传神、生动如画。特别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尤其能够绘形绘声绘色,把画面几乎写“活”了。像这些地方,表面看都似随意挥洒、信手拈来,实际上却是匠心独运、十分精巧,只是不露斧凿的痕迹罢了。这是很能看出作者的深厚功力的。
        在写作此诗的十五年之后,哲宗元祐四年(1089),苏轼出知杭州,再一次来到西湖边。当他回忆起十五年前第一次见到西湖夏日骤雨的情景时,仍然记忆犹新,因而深情地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的诗句。可是那一次,他作为一路帅守,因劳心灾赈、公务缠身,再没能写出歌咏西湖的佳作名篇,但云“不见跳珠十五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