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龙眼说》

2024-03-14 可可诗词网-短篇古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苏轼2

闽越人高荔支而下龙眼3,吾为评之:荔支如食蝤蛑大蟹4,斫雪流膏5,一噉可饱6;龙眼如食彭越石蟹7,嚼啮久之,了无所得8。然酒阑口爽9,餍饱之余10,则咂啄之味11,石蟹有时胜蝤蛑也。

戏书此纸,为饮流一笑12

1 选自《苏东坡集》。支:即枝。龙眼:俗名桂圆,果实似荔枝而小。2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大文学家。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3闽越:指福建省、广东省。高:推崇。下:贬抑。4蝤蛑(qiu mou):俗名梭子蟹,体大肉多。5“斫(zhuo)雪”句:形容吃大蟹,咬着蟹肉,蟹黄就流出。斫:砍,引申为咬。雪:喻蟹肉。膏:指蟹黄。6瞰(dan):吃。7彭越:即蟛蜞,形似蟹而体小。石蟹。产于溪涧石穴的小蟹。8了:全。9酒阑。饮酒很多。阑:尽、深。10餍(yan)饱:吃饱。11咂啄:吮吸。12饮流:指美食家。

【析点】 这是一篇不苟众议独抒己见的好散文。作者针对“闽越人高荔支而下龙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吃荔枝“如食蝤蛑大蟹”,“一啖可饱”,食龙眼则“如食彭越石蟹”,“了无所得”,但以此分高下定优劣是不妥的,因为当你酒酣饭饱之后再来咂啄、品尝、比较,你就会感到“石蟹有时胜蝤蛑”,也就是龙眼有时胜荔枝了。

作者言此文乃“戏书”,供“饮流”一笑,实为文中蕴含一个深刻的哲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才能克服片面性。本文不足百字,却融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想象丰富,比喻恰切有意趣,文笔幽默生动,正体现了苏公乃为文高手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