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清·郑燮1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2,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3。独画云乎哉!
1郑燮(1693-1765):号板桥,清代文学家、艺术家。有《郑板桥集》。2倏(shu):忽。3化机:指精妙超凡的艺术境界。
【析点】 中国文人画中竹是一常见的形象且有关画竹的议论很多。
板桥此论,涉及到诗、书、画一个规律性的问题,议论所至,颇有理趣,耐人寻味。艺术创作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体现着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这篇《竹》中,形象地描摹了这一过程。画竹,必先看竹,拥有自己的“眼中之竹”。在自然界里反复体验、仔细揣摩、熟视于心;直至身化为竹,吐纳英华,生机盎然,才“勃勃遂有画意”,“胸中之竹”,呼之欲出。然而,“落笔倏作变相”,产生意料不到的画面,又出现了“手中之竹”。郑板桥通过画竹过程总结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眼中之竹,是自然景物在作者头脑里的映像;胸中之竹,是经作者审美观过滤了的具有主观因素的意象;手中之竹,则是通过作者艺术实践物化了的艺术形象。三个阶段环环相扣,每一个阶段都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和改造,因而“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从对竹的生活体验到竹的艺术形象的诞生,是一个生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这里,“胸有成竹”仅仅是意在笔先的一般法则,不为“成竹”所限才是进入创作自由境界后“趣在法外”的“化机”。这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更高境界
-
《“抿”字》
[2019-05-12]
-
《《家书》小引》
[2019-05-12]
-
《《尚书别解》序》
[2019-05-12]
-
《《老子》第三十三章》
[2019-05-12]
-
《一举而三役济》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