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舟中作字》
宋·苏轼
将至曲江1,船上滩欹侧2,撑者百指3,篙声石声荦然4。四顾皆涛濑5,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6。
1曲江:县名。在今广东省韶关市郊,北江上游。2欹(qi)侧:倾斜。3百指:一百只手指,即十个人。4荦(luo)然:杂乱。5濑(lai):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6孰与:何如。
【析点】 公元1100年,北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重大变化——徽宗赵佶继位后,政治斗争的天平又一次偏向元祐旧人。几近绝望的苏轼意外得到了北归的机会:朝廷准许他从海南岛回内地“任便居住”。这段文字记述的便是他越过南岭,北归途中的一次江上历险。
短文前半写滩险舟危以及舟子、船客的反应。着墨不多却极为警动。后半作者写自己处险不惊,舟中作字,与前半诸人形成鲜明的对照。究其原因,真如作者所言“吾更变亦多矣”。坡公早年因反对新法,卷入了长期的党争漩涡。从1079年的“乌台诗案”算起,东坡一贬再贬,黄州、惠州、儋州,越贬越远。三十多年的宦海风浪险恶无比,眼前自然界的波涛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东坡六十二岁贬海南时,已“无复生还之望”,早就做好了“死则葬海外”的思想准备。如今意外北归,并无因内迁复官而生的喜悦,只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自题金山画像》)。既然“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又何不“作字不少衰”,一任波涛变灭呢? 短文反映了作者险逆中一贯抱定的随遇而安、豁达自持、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注入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坡翁的人格伟力,因此,读来异常感人
-
《“抿”字》
[2019-05-12]
-
《《家书》小引》
[2019-05-12]
-
《《尚书别解》序》
[2019-05-12]
-
《《老子》第三十三章》
[2019-05-12]
-
《一举而三役济》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