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4复词偏义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词(复词),在某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含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语言现象就叫复词偏义。如: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核舟记》 “啸呼”:偏义在“啸”,“呼”是衬字。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奔腾:偏义在“奔”,“腾”是衬字。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岳阳楼记》“日星”:偏义在“日”,“星”是衬字。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去留:偏义在“留”(指主人的挽留), “去”是衬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体肤:偏义在“体”。“肤”是衬字。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休祲:偏义在“祲(凶兆)”,“休(吉兆)”是衬字。
南抚夷越。《隆中对》 夷越:偏义在“越”,“夷”是衬字(因古代称东部少数民族为“夷”,称南部少数民族为“越”)。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车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意即:沛公就丢下随从他来的百余骑兵,单骑脱身。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意即:他同你比谁年龄大? “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所以张良回答说:“长于臣。”)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意即:为了防备其他盗匪入关和发生意外的事故。 “出入”,偏义在“入”,“出”是衬字。(据前文“距关,毋内诸侯”可知。)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种树郭橐驼传》 “效慕”,偏义在“效”,“慕”是衬字。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钟磬”,偏义在“钟”,“磬”,是衬字。
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 “钟鼓”,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偏义在“深”,“浅”是衬字。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项脊轩志》 “庭阶”偏义在“庭”,“阶”是衬字。
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死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不辱理色。《报任安书》 “理色”,偏义在“色”(颜面,面子),“理”是衬字。
明于治乱。《屈原列传》 “治乱”,偏义在“治”,“乱”是衬字。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屈原列传》“治乱”,偏义在“治”,“乱”是衬字。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衣冠”,偏义在“衣”,“冠”是衬字。
彭格人 主编.中学生古文知识辞典.
-
第四节 王安石
[2019-05-28]
-
第三节 欧阳修
[2019-05-28]
-
第二节 梅尧臣 苏舜钦
[2019-05-28]
-
第一节 宋初的诗文革新运动
[2019-05-28]
-
第五节 文学本身的发展
[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