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主题思想之守柔曰强

2023-03-29 可可诗词网-主题 https://www.kekeshici.com

[五十二章]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鉴赏〕 “守柔”观念是老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三十六章》的“柔弱胜刚强”一语已经成为老子思想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哲理之一,乃至一提起老子,人们便想起这句话。但是,也恰恰是“守柔”的观念,导致了人们对于老子思想的普遍误解,即将其理解为一种阴柔权谋、制敌克胜之术。这一误解之始,大概源于战国时期纵横家、阴谋家对于老子思想的利用。如《淮南子·道应训》说:“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身亡,困于会稽。忿心张胆,气如涌泉,选练甲卒,赴火若灭。然而请身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兵先马走,果禽之于干遂。故老子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越王亲之,故霸中国。”在这里,《淮南子》用越王勾践经过大臣文种的劝说为吴王作臣仆,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暗度陈仓,终于在干遂战胜吴国,称霸天下的著名故事来诠释老子的“柔弱胜刚强”,这样,老子的“柔弱胜刚强”也便成了一种战胜对手、克敌制胜的霸王之道。而《三十六章》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更是被许多人视为两面三刀、阴险狡诈的权谋之术。

然而,老子在《四十三章》由“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一语明确引出:“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主张要因循自然而不妄为,如越王勾践那样的暗度陈仓、以智巧换来称霸诸侯的事情,老子应当是不大会赞许的,更不用说阴谋权诈之诡计了。并且,老子在《七十六章》还说:“兵强则灭”,从《老子》一书的其他章节中我们也可以鲜明地看到,老子秉持着一种强烈的反战思想,希望“圣人”以“道”治天下,而“不以兵强天下”(《三十章》);由此亦可知,对于把老子“守柔”观念理解为一种政治或者战争手段的做法,老子也是绝对不会赞许的。当然,我们也决不可从字面上来理解“守柔”,以致将其错误地理解为“坚守柔弱”甚至“软弱”。老子的“守柔”之“柔”,绝不是一种病态的“柔”,而是包涵着丰富的哲学智慧的“柔”。我们知道,老子所谓“道”主要是指世间万物之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变易之道,正是由此,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的命题,认为事物的发生发展终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若是求强则终将走向衰弱。因而,“守柔”首要地是为了反对恣意妄为、一味求强,它主要强调了人们应当使万事万物循顺各自的本性而自然发展,不求强、不争斗、不妄为。然而,恰恰因为不求强、不争斗又不妄为,不论发展到何种程度皆是本性,所以自然不会受挫,因而老子才说:“守柔曰强。”(《五十二章》)

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这一著名命题也应当在上述的语境下来理解,它指的并不是在争斗中柔弱能够战胜刚强,而是指“守柔”的人生态度要胜于“求强”的人生态度。只有“守柔”,退守自然本性,才能达到发展的最佳状态,这与老子的“无为”、“自然”观念是相通的,都是在强调一种敛退和自然。因此,当我们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解释老子的思想时,必须首先辨明一个同样的词汇在老子思想与在日常生活中的涵义的不同,老子之“守柔”强调的重点是退守自然本性、不妄为、不争强斗胜,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带有病态性的柔弱或者胆小怕事是大不相同的,与纵横家、阴谋家的“阴柔”更是大异其趣。比如,上文提到的“兵强则灭”,它显然不是说在战斗中兵力强盛反而会失败,而是说如果不重视人民自然的生产生活,一味穷兵黩武、争强好胜,最终必然走向灭亡;老子之所以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也是这个道理。其实,老子的这一论断在历史上也得到了验证,秦始皇横扫六合,不可谓不强,但却昙花一现;汉朝初年的几位皇帝休养生息,则出现了“文景之治”。这些情况在历史上是反复出现的。

此外,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若老子活到今天,对于当前社会以大规模牺牲生态环境、消耗资源为代价而追求物质经济利益的状况也会持批评态度的;这是因为,经济是“强大”了,物质是“极大丰富”了,但生态却遭受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并且这种态势还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因为人类在整体上被物欲迷惑了,被理性和科学的神话迷惑了,人类很难再停下勇往直前的步伐,静下心来玩味玩味老子的“守柔”观念了。若是老子生活在今天,一定会发出这样的呐喊:“善待大地,善待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草地,每一只小虫,每一根松枝,还有那高耸的山峰、翱翔的雄鹰,让我们与它们同享洁净的空气和溪流,同享一个美好的世界。”但是,在当前锱铢必较的经济社会中,人们想尽办法占有甚至强取,对一处沙滩、一只小虫、一根松枝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人类还能“柔”吗?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对已经将要灭绝的老虎、大熊猫不是已经很“柔”了嘛,捕杀这样的濒临灭绝的动物甚至比杀人所犯的罪还要重;然而,这种“柔”是不是已经稍微晚了一些呢?

其实,对于老子的“守柔”思想,老子的继承人列子曾经作出过很好的诠释,他说:“天下有常胜之道,有不常胜之道。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二者亦(易)知,而人未之知。故上古之言:强,先不己若者;柔,先出于己者。先不己若者,至于若己,则殆矣;先出于己者,亡所殆矣。以此胜一身,若徒;以此任天下,若徒。谓不胜而自胜,不任而自任也。粥子曰:‘欲刚,必以柔守之;欲强,必以弱保之。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观其所积,以知祸福之乡。强胜不若己,至于若己者刚;柔胜出于己者,其力不可量。’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列子·黄帝》)在这里,列子鲜明地指出了“柔”乃是人们所应“守”的“常胜之道”,对此,张湛在《列子注》中解释道:“夫体柔虚之道,处不竞之地,虽一身之贵,天下之大,无心而御之,同于徒矣。徒,空默之谓也。郭象曰:听耳之所闻,视目之所见,知止其所不知,能止其所不能,用其自用,为其自为,顺性而不竞于物者,此至柔之道也。故举其自举,持其自持,既无分铢之量,而我无力焉”。通俗地说,列子在此处强调,人们应当循顺自性而无争竞之心,只有时时守此谦恭柔弱之道,方能“常胜”,也即获得自身发展的和谐良好状态;否则,若不能守柔而妄生求胜争竞之心,则一欲满足、又生一欲,且将引起人与人之间争强好胜、互相攻伐,将永无宁日,此非“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的道理是很明显的。然而,这样简单的道理,人们却不知实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打消自己的求胜之心、争名好利,以致不能守柔,从而也便不能获致自身发展的最佳状态,也致使我们的生活世界“汩没于贫富、贵贱、利害、得丧、声色、嗜欲之间,丧失其本心,不顾义理,极为可哀”(《陆九渊集》)。

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些反例,来证明“柔弱胜刚强”在其他一些情况下好像是失效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然“知其不可”,但“行其义也”,仍然要勉力而为;孔子的这种精神即是《周易·系辞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即是这种精神的典范。但是,老子所说的“刚强”与《周易》所言的“自强不息”的“强”所强调的侧重点显然是不一样的,老子所说的“强”着重指一种违反了自然本性的妄为,而《周易》所说的“强”则是指一种在“义”的基础上的健动精神。因此,我们不但要注意辨清同一个词汇在哲学中和生活中用法的不同,而且要注意辨清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哲学文本或语境中的内涵也有种种的不同。

总而言之,从老子哲学体系的内在联系来看,老子“守柔”的态度和原则是与其“‘道’法自然”的形上智慧和宇宙关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老子之“柔”,所指的乃是一种因循自然而不强为、不妄为的状态。应当说,老子“守柔”思想的产生,与老子所处的“王道”日竭、“霸道”日兴,天下为名利而趋之若鹜、争伐不已,所谓仁义礼智仅仅成为了外部的虚伪装饰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而老子“守柔”的思想,也正是为了对治这一社会弊病,提醒人们要因循自然而不妄为,提醒人们不要被名利而埋没了自己本真的人格。在此意义上,老子的“守柔”思想与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健动精神也是并不违背的,只不过老子的着力点是从反面来抨击这个社会、指出这个社会的弊病,孔子的着力点则是从正面矫正这个社会、使“仁义礼智信”恢复到其本真状态。然而,既然孔子也是“知其不可”,也即知道他矫正“仁义礼智信”、“复周礼”的努力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多数人由于循着一种动物性的本能不可避免地会有争胜之心、欲利之心;那么,老子的“守柔”思想也就从另一个侧面,也即从警示世人的一面,有着其恒久不灭的价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