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

2024-05-29 可可诗词网-全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七·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七·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七·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七·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七·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七·六]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七·七]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七·八]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七·九]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七·十]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七·十一]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七·十二]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七·十三] 子之所慎: 齐,战,疾。

[七·十四]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七·十五]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七·十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七·十七]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七·十八]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七·十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七·二十]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七·二十一] 子不语: 怪,力,乱,神。

[七·二十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二十三]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二十四]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七·二十五]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七·二十六]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七·二十七]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七·二十八]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七·二十九]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七·三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七·三十一]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七·三十二]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七·三十三]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七·三十四]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七·三十五]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 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七·三十六]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七·三十七]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51〕。”

[七·三十八]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 ① 述: 传述。作: 创作。 ② 老彭: 商之贤大夫。 ③ 识(zhì): 记住。 ④ 徙(xǐ): 迁移,赶往。 ⑤ 燕居: 家居,闲暇无事之时。 ⑥ 申申如: 衣冠整齐的样子。 ⑦ 夭夭如: 行动舒缓的样子。 ⑧ 周公: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鲁国君主之祖,曾代理天子之职。 ⑨ 艺: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⑩ 束脩(xiū): 一束干肉,共十条,古代的一种见面礼。脩是干肉。 ⑪ 愤: 心求通而未得。启: 开启。 ⑫ 悱(fěi): 口欲言而未能。 ⑬ 隅(yú): 角。 ⑭ 舍: 不用。 ⑮ 尔: 指颜渊。 ⑯ 行: 率领。三军: 古军制,大国三军。 ⑰ 暴虎: 徒手搏虎。冯(píng)河: 徒足涉河。 ⑱ 执鞭: 贱职。 ⑲ 齐: 同“斋”,戒斋。 ⑳ 为: 这里意为帮助。卫君: 指卫灵公之孙出公,名辄。其父因谋杀南子而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国人立辄为君,其父回国与之争君位。其父子行径与伯夷、叔齐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 ㉑ 饭: 吃。疏食: 粗粮。 ㉒ 肱(gōng): 胳膊。 ㉓ 《易》: 即《周易》,《易经》。 ㉔ 雅言: 周王朝官话,为当时各诸侯国通行语言。 ㉕ 叶(shè)公: 楚大夫沈诸梁。 ㉖ 桓魋(tuí): 宋国主管军事的大臣。孔子周游列国时从卫国去陈国途经宋国,在一棵大树底下与弟子演习周礼,桓魋率领士兵包围了他们,欲杀孔子,并砍断了大树,孔子师生成功地逃离了此地。 ㉗ 二三子: 指诸弟子。 ㉘ 约: 穷困。泰: 安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㉙ 纲: 以大绳系网,系钩而渔。 ㉚ 弋: 以生丝系矢而射。宿: 宿鸟。 ㉛ 次: 次一等。 ㉜ 互乡: 地名,当地人与外界很难沟通。 ㉝ 唯何甚: 意为如此有何过分。 ㉞ 司败: 陈国官名,即司寇。 ㉟ 昭公: 鲁国君,名裯,“昭”为谥号。 ㊱ 巫马期: 孔子弟子,姓巫马,名施,字子期。 ㊲ 党: 偏私。 ㊳ 取: 同“娶”。 ㊴ 同姓: 鲁吴都是姬姓。 ㊵ 吴孟子: 鲁昭公夫人,按周礼应称为吴姬,昭公讳之,称为吴孟子。 ㊶ 反: 重复。 ㊷ 莫: 大约。 ㊸ 抑: 然而,不过。为之不厌: 努力不懈。 ㊹ 疾: 生病。病: 形容病重。 ㊺ 诸:“之乎”二字合音。 ㊻ 诔(lěi): 这里指向鬼神祈福的祷文。 ㊼ 神祇(qí): 天神为神,地神为祇。 ㊽ 孙: 同“逊”。 ㊾ 固: 固陋,寒怆。 ㊿ 荡荡: 宽广。 〔51〕 戚戚: 迫促忧愁。

〔鉴赏〕 本篇有两个重点: 孔子的自我评价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关于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在别的篇章中也有所见,但是不如本篇如此集中地记载。关于孔子的教育思想部分,可以看作是对第二篇有关部分的继续展开。

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有时褒,有时贬。其中有不少背离了实事求是精神。其中原因很多,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全然不顾孔子曾多次作过的自我评价,造成了评论偏颇,就毫不奇怪了。

本篇中孔子对自己评价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第二十章)又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只是依靠“多闻”、“多见”,“择善而从”而获得知识,只能算是“知之次也”(第二十八章)。

第二类,强调其“好学”精神。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第二章)前篇还记载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步入老年,孔子还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第十七章)表达他至晚年还要继续钻研宇宙人生哲理的心愿。

第三类,自述其道德志向。第十九章记叶公向子路打听其师之为人,子路一时不知如何相答。孔子说,你为何不这样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此而已。他还说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十六章)。

第四类,自评其学术旨趣。孔子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第一章)奉为治学准则。他对古代文化有很高的素养,因而达到了“信”而不疑的地步。但说他只是阐述而不去创造,事实并非如此。他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就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他总结的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他按轻重次序表述的四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第六章),不仅是对教学纲目的概述,而且也是对他学术旨趣的高度概括。

第五类,体现其谦和、坦诚的品格。当时弟子们已把孔子视为“圣人”,孔子否定地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第三十四章)他说自己对“文”的掌握,与他人差不多,而在“躬行君子”,实践君子的理想方面,还“未之有得”(第三十三章)。他认为“富而可求”,“吾亦为之”(第十二章)。与常人一样,他也有过失,他认为所幸的是“苟有过,人必知之”(第三十一章)。 

从以上孔子坦诚的自评中,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了这位中国文化伟人的为学与为人。

本篇还记载了孔子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些重要言行,其内容与《为政》篇不相重复。这里,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一) 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第二十五章)。除了第一项“文”为历代文献外,后三项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可见德育在孔子办学中的地位。(二) 关于教育方法,孔子提出启发式教育的原则。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第八章)“心愤口悱”(即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是学习的基础,“举一反三”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三) 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二十二章)的名言。这从孔子“每事问”,“学无常师”以及本篇第二十章所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得到印证。这里要注意,孔子并非是唯师言是从,他一再强调“择善而从”(见第二十二、二十八章)。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孔子提出“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第二十七章)。历来的解释,只是就事论事,或望文生义,未及其所含深刻含义。或释其“仁人之本心”,或认为是“游于艺”之事。直到现代人类面临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危机,才真正体会到,孔子反对过度捕杀鱼、鸟,其智慧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有相契合之处。我们不能不惊叹古代文化伟人的思想资源,历经二千余年,仍有其不竭之价值。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