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
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1],以按据上党民[2]。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3]。赵军士卒犯秦斥兵[4],秦斥兵斩赵裨将茄[5]。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6]。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7],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8],秦数挑战[9],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10]。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11],曰:“秦之所恶[12],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13],廉颇易与[14],且降矣[15]。”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16],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17],而王龁为尉裨将[18],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赵括至[19],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20],张二奇兵以劫之[21]。赵军逐胜[22],追造秦壁[23]。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24],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25],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26]。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27],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28],遮绝赵救及粮食[29]。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30]。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31]。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32]:“前秦已拔上党[33],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34],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35],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36]。赵人大震。
【段意】 着重写秦、赵长平之战。赵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用人不当,又大举出击,粮道、退路均被切断,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致使四十万人被俘活埋。
[1]军:驻扎。长平:城名,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2]按据:安抚。
[3]廉颇:赵将,详见《廉颇列传》。
[4]斥兵:侦察兵。
[5]裨(pi)将:副将。茄:人名。
[6]此句说,攻占二个堡垒,俘获四个都尉。鄣,同“障”。
[7]阵:行阵;阵势。
[8]坚壁:坚守营垒。
[9]数(shuo):屡次。
[10]此句说,赵孝成王屡次认为廉颇太退让。
[11]应侯:范雎,详见《范雎列传》。反间(jian):用计离间敌人,使起内讧。
[12]恶(wu):憎恨,引申为忧虑。
[13]赵括: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又叫马服子。他只能死记书上所传兵法,缺乏实际作战经验。
[14]易与:容易对付。
[15]且:将。
[16]又反:却反而。
[17]上将军:最高统帅,职位在大将军之上。
[18]尉裨将:临时设置的上将军的副手。
[19]至:赴任。
[20]详:通“佯”。假装。
[21]此句说,在主力两翼张开两支奇兵准备围袭赵兵。
[22]逐胜:乘胜追击。
[23]造:到达。
[24]绝赵军后:切断赵军退路。
[25]绝赵壁间:穿插到赵军的营垒之间。
[26]轻兵:轻装部队。
[27]此句说,秦昭王亲自赶到河内(黄河以北地区)前线。
[28]发:征调。
[29]遮绝:阻绝。
[30]内:内部。
[31]以上五句说,攻秦垒的赵军分四队,想突围,反复冲了四五次,终不能出。
[32]计:计议。
[33]前:先前。
[34]反覆:变化无常。
[35]挟诈:怀藏欺诈。坑杀:活埋。
[36]虏:俘虏。
-
《史记·附录 》 -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
[2019-01-03]
-
《史记·附录 》 -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2019-01-03]
-
《史记·附录 》 -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
[2019-01-03]
-
《史记·附录 》 - 少卿足下:
[2019-01-03]
-
《史记·附录 》 - 报任安书司马迁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