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2024-06-16 可可诗词网-全文下册 https://www.kekeshici.com

不韦贤之,任以为郎[3]。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4]:“胥人者,去其几也[5]。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6]。昔者秦穆公之霸[7],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8],更尊周室[9]。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10],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11],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12]。今怠而不急就[13],诸侯复强,相聚约从[14],虽有黄帝之贤[15],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16],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17]。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18],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19]

【段意】 写李斯初到秦国,说秦成功,官至客卿。

字数:398

[1]庄襄王:名楚,秦始皇之父。
[2]吕不韦:原是赵国的大商人,后为秦相。
[3]郎:帝王的侍从人员。
[4]秦王:名政,即日后的秦始皇。
[5]胥人者,去其几也:意谓如果总是等待、观望着别人,就会失去有利的时机。胥:同“须”,等待。几:时机。
[6]因瑕衅而遂忍之:趁着对方的有机可乘,就下狠心消灭它。瑕衅:空隙、可乘之机。忍:下狠心。
[7]秦穆公:春秋前期秦国的国君,曾称霸诸侯。
[8]五伯:即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9]更:更替、交互。
[10]关东:函谷关以东。
[11]由灶上骚除:如同打扫一下锅台,极言其易。由,同“犹”。骚,同“扫”。
[12]时:时机、机会。
[13]就:从事。
[14]约从:联盟合纵。从,同“纵”。
[15]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曾打败过蚩尤、炎帝,被称说为兵家的祖师。
[16]长(zhang)史:官名,设于丞相、大将军等府中,犹如今之秘书长。
[17]赍(ji):携带。
[18]离其君臣之计:离间、破坏各国君臣之间的共同计划。计:计划、谋虑。
[19]客卿:官名,以称他国人居此国为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