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
(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三)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四)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五)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六)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八)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九)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十)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祇以异。’”
(十三)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十四)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十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十六)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十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十八)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十九)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二十)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二十一)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二十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二十三)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二十四)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注释〕 目:具体的细目。 家:卿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司马牛:孔子弟子,姓司马,名耕,字子牛。 讱(rèn):忍,话难说,这里意为讲话谨慎。 亡:无。 浸润:如水那样浸灌滋润。谮(zèn):谗言。浸润之谮:暗中传播的坏话。 肤受:切身感受。愬(sù):诽谤。 远:有远见。 棘子成:卫国大夫。 驷(sì):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驷不及舌:意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鞟(kuò):皮革,即去除毛的皮。 盍(hé):何不。彻:西周税制,以收获的十分之一作为田税。 二:以收获的十分之二作为田税。 徙(xǐ):迁移。徙义:向善。 引文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最后两句。祇:只。诗句表达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的怨恨,意思是:你遗弃我,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有学者怀疑,这里有这二句诗可能是错简的缘故。 听讼:审理诉讼案件。 帅:表率。 就:成就。 草上之风:意思是草上有风吹来。偃(yǎn):扑倒。 达:通达。 闻:有名声。 下人:对人谦恭。 慝(tè):隐藏于心中的坏念头。修慝:改正邪念。 先事后得:先认真做事,然后才有收获。 攻:责备。其:这里指自己。 举直错诸枉:见《为政》篇第十九章注。 乡(xiànɡ):从前,这里意为刚才。 皋陶(ɡāoyáo):传说舜之臣,负责刑狱之事。 汤:商朝开国之君。 伊尹:商汤的宰相,辅佐汤灭夏桀。
〔鉴赏〕 本篇围绕两个论题展开:即论仁、论政。这两个论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孔子阐发仁的观念时探讨了治国的实际问题,而在论政时他又按照仁的观念确立政治原则,规定应有的政治品质,这样他就为儒家的仁政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十二章中孔子答樊迟问仁时说“爱人”,这是仁的概念的经典性定义。但是他不把仁限制于个人的一种品质这一范围之内,而是大大地深化和扩展了仁的观念的意义,用以规定理想的人格、心理状态、精神特质、人生态度、社会关系、国家政治和世界秩序,从而使仁成为儒学,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在孔子看来,仁的观念只有被用以治国安邦,它才能真正获得实现。
第一章中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正是仁政思想的表达。从上下文来看,它不是教导普通百姓克服私欲,因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话,显然是针对统治者说的,是用以限制他们的私欲的。当然,无庸赘言,后世封建统治者以及道学家也利用“克己复礼”及非礼勿视、听、言、动的说法来束缚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
统览全篇可以看到,孔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一、保证百姓丰衣足食。第七章中子贡问政,孔子提出三条基本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足食”。第九章孔子弟子有若答鲁哀公问时也把“百姓足”作为为政的主要目标。在前一篇第二十六章中冉有谈自己志向是以三年时间实现“足民”的政纲。这两人的说法都反映孔子的一贯政治主张:让全国老百姓至少都能过温饱的生活。
二、取信于民。在孔子提出的为政三项基本要求中他最强调的就是这一条。在他看来信并非只是讲诚信的个人品质,更重要的是它规定了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主要政治原则。根据他的说法,老百姓的信任是对君主统治的认可,因而也就是君主统治的合法性、合理性的根本前提。信是判定国家政治状况的主要标准,也是一个政权能否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第七章)。《子张》篇第十章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孔子不懂得统治者权力的合法性只有通过人民授权才能获得,他只是要求统治者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政治上的诚信和惠民政策来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显然,孔子还没有产生民主思想,但是他将人民的信任和认可规定为统治者权力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来源,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薄赋敛。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第九章中有若主张将十分之二的税率减为十分之一,就是将孔子这一思想加以具体化了。在上一篇第十七章中孔子宣布不再承认为季氏聚敛钱财的冉求是他的学生,甚至号召他的学生“鸣鼓而攻之”,表明孔子对统治者重税赋、搜刮百姓钱财的行为极端地憎恶痛恨。
四、统治者要在道德上以身作则,他们主要不是靠权势、而是靠道德楷模作用来引导百姓,治理国家。孔子的意图是以精神上的感染力取代或限制国家机器的暴力作用。这在第十九章表现得十分清楚。孔子坚决反对季氏用杀人的办法来打击罪恶,威吓百姓,迫使他们按照统治者的意图去做。孔子针锋相对地提出:“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焉。”可见,孔子认为百姓的“不善”是由统治者的为非作歹造成的,相反,统治者道德上的示范作用也是巨大的,它具有权势和暴力所没有的思想上的说服力和精神上的感化力。它的影响力就像风吹草扑那样直接而有效。他的结论是:“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第十七章)。
孔子认为治理社会重在治本,从根本上减少、以至于消除罪恶。与法家相反,他对国家的镇压和惩罚功能及作用历来厌恶,不仅反对“用杀”,而且力图造成“无讼”的社会环境。这在传统社会中虽然是个空想,但是他企图用政治、道德、教育、经济的手段来妥善处理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提升人的精神、文化素质,以造成一个安宁、文明、富裕的世界,这一思想即使在当今时代也可补弊纠偏。
五、从政者应有的政治品质,本篇提出的有勤政、爱民、谦恭、谨慎等,论述这些品质的语录,如“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第二章)等成了千古名言,自古以来对官吏的政治品质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仁的观念与政治学说的结合,既大大地丰富了仁的内涵,又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后代同情人民、关心百姓疾苦的知识分子批判祸国殃民的专制主义政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
《万章上: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2019-05-13]
-
《万章下:天子不召师》
[2019-05-13]
-
《万章下:孔子为圣之时者》
[2019-05-13]
-
《东山》
[2019-05-13]
-
《东方未明》
[2019-05-13]